保险业巨震!刘强东砸到1亿元,不满“保险公司挂羊头卖狗肉”……
保险业又迎来了一个互联网巨头!
7月24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一纸公告,终于让京东拿下梦寐以求的保险牌照!
公告显示,安联财险股东变更申请已获批准,京东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持股30股,成为安联财险增资后的第二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刘强东怒批:中国很多保险公司挂羊头卖狗肉!
在这么敏感的时候说出这些狠话,
可见京东携手安联财险颠覆行业、
而那些仍靠传统模式赚钱的保险机构,显然岌岌可危!
(A)
事实上,刘强东在金融保险领域谋划已久。
早在2013年,
彼时京东金融开始独立运营,
也是在这一年,其开始与太平洋保险合作,利用京东平台销售保险产品。
我们到的时候,京东曾经宣布与四川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四川设立京东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
遗憾的是,此后一直没有下文。
就在今年,京东选择以另一种方式投资安联财险,
安联保险是2003年在中国注册成立的外资财产保险公司。
其业务涉及旅游保险、健康保险、车险等保险业务。
终于,在银保监会的点头下,刘强东的保险梦实现了!
(图片Bug创意)
也许有人会说:京东不是涉足保险,建立了自己的保险商城吗?
的确如此!
但要知道,消费者在平台上购买的保险,
其实买的是保险公司的产品,但并没有直接跟保险公司买。
在整个过程中,京东无非是一个销售渠道,
没有太多的主动性,
这显然不能满足想靠自己的力量改变整个保险行业的刘强东!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涉足保险产品,你必须有执照。
于是,迫不及待的京东选择了弯道超车……
(2)
京东为何等不及?
众所周知,保险业在中国的声誉不是很好。
尤其是传统的电销模式。
保险代理人会盲目地打电话给潜在客户,推销他们不知从哪里购买的信息泄露的产品。
如果运气不好,一天甚至能接到无数这样的电话。
很多人为此不厌其烦!
对于有意向购买保险的客户,
传统保险公司习惯于在合同中设定各种规章制度,
保护什么?不保护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付钱?
很难彻底弄清楚。因此,许多保险代理人都想提高成功率。
他对此也故意含糊其辞,甚至使用欺骗手段。
导致很多客户知之甚少,但真正发生事故时却得不到赔偿。
此外,不少险企仍不务正业,热衷于举牌上市公司。
百亿举牌资金成为a股市场的“洪水猛兽”,
甚至还有一些保险公司,被称为“野蛮人”“妖精”“害虫”!
可见,保险业乱象丛生!
(图片Bug创意)
然而,行业的另一面,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18。5%。
套用马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机会”,
因此,近年来热衷于跨界的互联网巨头开始扎堆布局保险行业。
20.阿里巴巴成立阿里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由腾讯举办
股票为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获批经营保险代理业务;
百度、苏宁、小米、美团等互联网企业也竞相布局保险行业。
可见京东此时介入,在时间上已经落后了!
(3)
如此一来,互联网巨头的竞争又能给保险行业带来什么?
在“2016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上,马云在致辞中表示:
“以后买保险很简单,条款简单,购买简单,理赔简单,随时买理赔,随时、处处、无时不在理赔,这个时候才能让用户真正感到安全。”
而刘强东,除了吐槽“保险公司挂羊头卖狗肉”,
除了给保险行业开出“保险公司回归保险”的良药,
在2017年的一次采访中,其描述了传统保险想都不敢想的两大场景:
汽车保险:未来所有汽车的每个部件都将联网。在you crash的那一秒,京东已经知道哪些零部件必须更换,哪些零部件只需要维修。
在崩盘的那一刻,京东的索赔已经到位;还没等你把车拖到4S店,京东就已经把需要更换的配件全部送到了。
健康险:未来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完全测量客户的预期寿命,什么年龄容易得什么病,生病的概率有多大。通过这种方式,京东可以做到千人一价、健康医疗和寿险一人一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