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木
GPLP犀牛金融(ID:gplpcn)
拟更名为“国龙茅台”后不到一周,信阳毛尖()迅速改口。2月22日,信阳毛尖发布公告称,经反复考虑,为避免市场信息混淆和误解,决定采用“中国国龙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公司中文第二名称。
来源:信阳毛尖公告
2月16日,信阳毛尖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建议公司英文名称由“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龙茅台酒集团有限公司”,并采用“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第二个中文名称,取代现有名称“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信阳毛尖公告
对于更名原因,信阳毛尖董事会表示,此举更能反映集团业务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相信新名称可为公司树立更合适的企业形象及身份,有利于公司业务发展,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最大利益。
消息一出,引发热议,一度冲上热搜,并被质疑“蹭茅台热”。信阳毛尖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与其被批准更名,不如想方设法提升公司业绩。
来源:微博评论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信阳毛尖于2001年5月2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定名为“东骏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与煤炭相关的化工产品的制造和销售,以及电力、热能的生产和供应。2002年更名为“大庆石油”;2007年更名为“中国天华”。
2018年1月,中国天华在港交所发布公告,以8580万港元从两名投资者手中收购茶叶营销商信阳毛尖,并拟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同年11月,正式更名为信阳毛尖。当时它说,
更名是因为茶叶业务未来将成为集团主要营收和利润之一,希望实现绿色转型。
不过,根据信阳毛尖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财报,2020年下半年信阳毛尖营业额为1亿港元,同比增长49;期内亏损7842万港元,同比增加52.作为唯一与“信阳毛尖”名称对应的茶叶业务,已从公司六大业务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白酒销售。而酒类销售板块收入为6897万港元,占其2020年下半年总收入约30%。信阳毛尖仍主要依靠化工业务实现营收。
来源:信阳毛尖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财务报告
来源:信阳毛尖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财务报告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