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舟山南部海域,全球唯一实现全天候并网运行的百万千瓦级潮汐发电项目--LHD海上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26个多月,不断刷新潮汐发电大规模应用领域的世界纪录。潮起潮落的海水,经过矗立在海平面以下的发电翅膀和快速运转的水轮机,转化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电能,通过国家电网输送到海岛居民家中。这个发电项目的总工程师是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林东。
经过8年研发、2年攻关,林东并网发电项目使我国成为继英美之后第三个完全掌握海洋潮汐发电并网技术的国家,甚至在并网和连续运行时间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从企业家到科学家
林东,1974年出生于浙江瑞安,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MBA。29岁创办杭州绿生食品有限公司。经过近10年的苦心经营,林东的鲁盛牛肉干摆上了祖国大江南北商超的货架,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牛肉干大王”。
事业有成的林东常常想起儿时的两个梦想:一个是当企业家,一个是当科学家。他最钦佩两种人,一种是埃隆·马斯克、比尔·盖茨这样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另一种是爱迪生、诺贝尔、贝尔这样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他们无疑是推动时代和社会进步的杰出代表。企业家梦想成真后,林东的心蠢蠢欲动,他一直梦想着用技术创新改变世界。他不断告诫自己,要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为了实现梦想,2008年,在鲁盛牛肉干品牌创立成功、生意蒸蒸日上之际,林东选择赴美创办孵化器,携手南加州大学两位学者开始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创业。2009年4月,林东在美国洛杉矶建立孵化中心,与美国南加州大学流体力学专家黄长征博士合作,
美国新材料领域专家丁兴哲博士联合成立美国LHD联合动能公司,最终选择潮流能发电。
经过两年潜心研发,林东团队发现了海洋潮汐能发电技术的新路径,这与其他国家科研人员正在做的不同。势可不竭,完全符合能源低碳清洁的未来方向。在家乡政府部门招才引智的鼓励下,林东毅然带着项目回乡,开始将研发的技术在国内产业化。
跨界工作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个做牛肉干的搞潮流发电,搞超兆瓦发电机组,太离谱了!”起初,不少业内专家并不看好林东和他的项目。毕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潮流发电机组装机功率为1兆瓦,连续发电时间最长不超过4个月,而我国发展的潮流发电实现了总装机容量兆瓦。
诸多质疑让林东的压力陡增,但同时也坚定了他做项目的决心。他自掏腰包,从鲁盛利润中拿出2亿元投入新能源项目开发。面对周围人不解的表情,他总是笑着回应,做牛肉干赚钱,就是在创造潮流能量,为人类送去取之不尽的清洁电力。
在对全球类似项目进行详细调研,进一步确认技术路径的正确性后,林东团队首先在千岛湖建立了实验基地,对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检验。20.林东开始在舟山攻关铲运机项目。
困难总是比想象的多。不仅水轮机能量的稳定捕获和转换是需要攻克的难题,负荷调节系统、防腐系统、生物模仿系统等也是新生事物,世界各国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其中任何一个做不好,机组就不能发电。设计、下水、发电、改进……从模拟实验室到真实海域,林东团队不断重复着这个过程。其中的艰难险阻,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林东不断给自己和团队
社员们振作起来,过不去就绕过去再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行业难题后,7月27日,铲运机海上发电项目首批1兆瓦机组顺利赴舟山发电,并于当年8月26日成功并入国家电网。从2017年5月25日开始,1兆瓦发电机组全天候并网发电。这个历时8年,由15个大系统组成的项目,目前已获授权国内外专利59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林东是第一发明人。
让世界潮汐发电技术看中国
俯瞰舟山海域,林东团队研发的LHD海洋潮汐发电项目犹如一把白色的小提琴,奏响着清洁能源的华美乐章。由于发电机组采用模块化设计,今年计划上马的机组已更新迭代至第四代,第五代机组已进入设计开发阶段。
在林东看来,要想站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研发的脚步就应该像自己研发的潮流能发电机组一样永不停歇。他相信,几年后,他的装配式平台机组将达到20兆瓦,届时潮流发电的用电成本将低于火电。
从“牛肉干大王”到LHD联合动能海洋能实验室总工程师,距离有多远?林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他们之间的距离只是一个“科学梦”。
如今林东不仅是杭州鲁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还是杭州林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董事长。他成了他想成为的那种人:一个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一个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此外,他还担任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侨联副主席等职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林东让我国海洋潮汐能开发利用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人类从海上实现清洁能源梦想不再遥远。他经常鼓励年轻人加入这个部门
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潜心研发的科学家精神,更需要整合产业链资源、将科技产业化的创业能力。时至今日,林东依然对中国这片热土充满创新热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