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名网新媒体)
以企业培训为名卖课欺骗1500余家企业团伙栽赃
“我交10万元得到的服务价值不到1000元,交费时承诺的事情一件也没实现。”
2020年4月,东莞某服装有限公司在深圳“阿知时代”公司(以下简称“阿知”)课程平台上购买了10万元的企业服务课程,以“终身免费服务”“一套课程就能让企业蓬勃发展”为理念,签订了10万元的《企业服务合同》。没想到,事与愿违。不仅对方承诺的目标根本没有实现,其实际服务价值也让人大吃一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事实上,事实上
基于市民举报“某知”可能涉嫌诈骗的线索,龙岗警方循线追踪,发现该公司藏匿在龙岗区平湖街道某写字楼内。
由于该团伙涉案人数多、人员分散,2020年5月20日,龙岗警方500余名警力兵分六路展开统一收网行动,其中1支警力直奔团伙巢穴,对该诈骗团伙进行突袭抓捕。
经侦查,警方初步发现,“某知”诈骗团伙通过低价课程吸引中小企业主上课,在课堂上,由包装好的假冒“成功企业家”“成功营销大师”吹捧企业服务课程,诱导听课的中小企业经营者以高价(几千至几十万元不等)签订“企业服务合同”实施诈骗,不少中小企业主因此被骗。
在抓捕现场,还有几名前来求职的年轻人。龙岗警方及时通报该公司涉嫌诈骗,现场控制犯罪嫌疑人252名。
同时,专案组其他5个警力陆续将涉嫌诈骗的讲师陈某氢、黄某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有些知识”为假“成功企业家”提供讲课平台
诈骗套路严丝合缝
在这种情况下,我之前和自己假装成了一面横幅
“成功大师”诈骗团伙与“某古今”的不同之处在于,“某知”更为低调,活动更为隐秘。该团伙通过低价卖书招揽客户、获取客户资源后,对外提供课程平台,先后筹集假冒“成功企业家”“营销大师”等十几名讲师开设各类企业管理课程。
他们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要求讲师炮制不同主题的企业管理课件;他们在推广课上滔滔不绝,吹嘘讲师团队能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并及时安排业务员发挥中小企业主、各行各业老板为其站台的作用,吹捧课程的“神奇”效果和讲师团队的实力,最终达到让客户交钱签订高额“企业服务合同”的目的。
该诈骗公司规模较大,办公场所占据了办公楼的整个楼层面积,员工总数达200余人。
分析“某知”的诈骗套路,他们伪装得几乎天衣无缝,每个诈骗环节不仅有相应的话术本,还有专人对接。具体操作分为以下步骤
01
第一步:在网络平台低价卖书,
准确收集客户信息
团伙内的宣传推广组负责这项业务。
团伙成员从出版商处获取企业营销方面的书籍,在抖音、百度、头条等网络平台低价销售“企业管理”相关书籍,像猎人一样在网络丛林中寻找潜在客户,从而精准获取中小企业经营者相关信息。
然后,他们将客户信息推送给一线业务群,实施下一步诈骗。在《某知》中,一线业务员团队相当庞大,约100人。
02
第二步:推广980元低价课程
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二次排水
在该公司业务员的办公桌上,至少有四五部手机绑在摇摆机上刷微信步数,以此“提号”行骗。据该公司员工介绍,每一部手机对应一个微信号,他们将这些微信号设置为每个
各行各业的老板和企业客户,在公司组建的各种“企业管理”微信群里操作、潜伏。
在这些微信群里,半数以上可能是中小企业老板和伪装成公司业务员的客户。拉群的目的是等待真实客户进群实施“诱导话术”,引诱客户参加公司线下980元的培训推广课程。
据微信号“人设”介绍,业务员选择不同的词语与客户互动聊天:有的假装购买过课程的客户,追求公司课程确实有效果;有的冒充公司同行,抬高公司讲师的身价和实力。甚至有人声称,讲师团队中的“资本军师”周某桃李满天下。国内银行行长几乎80%都是“周师傅”的学生,相当于现代银行业“孔圣人”的普遍存在……
在980元的推广课程中,业务员只要嗅到中小企业主对哪些课程感兴趣,比如税务、股权、投资等,都表示公司可以提供并将有意向购买课程的客户二次引流到不同的“企业管理”微信群,鼓吹公司拥有多个专业、重量级的讲师团队,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制营销策划方案,完善企业营销生态。
如果客户成功签订企业服务合同,
本次推广课程的980元,
将全部作为推销员的佣金奖金。
但一切都只是一个伏笔。
03
第三步:诱导顾客签字
名不副实的高额“企业服务合同”
据了解,经常与“某知”合作的讲解员大概有十几人。如已被抓获的陈某氢团队、马某田团队等。
“聚众资本董事长”“活雷锋好人好事公益基金创始人”,资深投资人,精通IPO,援助上百家中小企业,募集资金20亿元……这是“谋智”公司在网上包装的高级讲师陈氢老师。
事实上,据初步调查,50岁的陈某氢只有高中文化,其名下“聚集资本”的大型企业不足10家
员工,2019年已倒闭;
“活雷锋好人好事慈善基金”纯属子虚乌有,于是之前办理的4家小企业相继倒闭,陈先生氢只好将目标转向网络平台,走上了说教行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