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剁手”意犹未尽时,26年间在中国开出3000家门店的服装品牌艾格宣布破产。女装品牌艾格破产被推上热搜。亿万人对此事展开热议,有网友称“叶青姐”。据上海破产法庭微信公众号推送,处于破产程序中的艾格品牌在淘宝上以“上海艾格管理人售卖店”的名义,正在以1折的价格销售款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店仅有一条价值元的裙子在售,销量已超过200件。
“法国女孩”艾格宣布破产
伴随着很多八九十年代人成长的艾格,是19年以袜业起家的“法国姑娘”。1994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门店。至今已有26年,但最近她又因为“破产”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视野。11月10日,上海破产法庭微信公众号推送“双11特价版”,称处于破产程序中的艾格品牌正在淘宝“上海艾格管理人特卖店”1折销售服装。目前该店仅有一条价值元的裙子在售,销量已超过200件。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上海鹭洲针织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鹭洲”)因加工合同纠纷,将艾格公司诉至法院。2018年12月,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艾格公司给付上海泸州1万元。因艾格公司未履行相关义务,上海泸州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19年3月,因艾格公司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终结本次终审执行程序。
随后,2019年7月,上海泸州以艾格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同年10月,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债务人艾格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并指定管理人。今年3月,破产文件送达艾格公司。
企名网数据显示,艾格目前共有1498项风险除3条破产重整信息外,
此外,48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企业。失信行为包括“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抗拒执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等。自2018年11月以来,其法人吕义勋因失信被法院下达限制高消费令153份。重重压制之下,人们不禁要问,艾格,你怎么了?
“扩张梦”破碎,全国3000家门店已全部关闭
除了陷入破产,艾格的“扩张梦”也随之破碎。今年7月,艾格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埃塔姆在哪里》的文章。文章称,艾格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为3083家,2017年减至2442家,2020年为0家。
有业内人士指出,艾格集团在中国扩张的主要方式是加盟,快速增长的门店一度被视为增收利器,但过度扩张也带来隐患。2009年3月,埃坦发展创始人皮埃尔·米尔基奥尔在上海对媒体表示:“中国服装市场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我们将加大更多投资。”但此时,艾格其实开始面临其曾在欧洲市场遭遇的快时尚在中国市场开始崛起的危机:Zara和HM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而进入较早的优衣库在年重新定位后开始快速扩张。
艾格集团在第20份年报中表示:“艾格20在中国的表现令人失望。我们在中国开设成衣店已有22年,但因消费放缓和门店客流量下降而面临困境。ETAM Paris、ETAM Wek-End和ES三大品牌主要分布在百货商场,但这些品牌受到百货商场客流量持续下滑的影响。同时,这些品牌的系列产品也不是很受欢迎。”据了解,2
0全年,埃坦的总销售额为亿欧元,同比有所下降。中国市场销售额大幅下降,从1亿欧元降至1亿欧元,总亏损1940万欧元(约合1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
因此,在客户分流、库存积压、营收不佳的影响下,艾格不得不关店。为应对库存积压,艾格集团采取了频繁的打折销售,给不少消费者留下了“总是打折”的印象。
重操旧业改卖内衣
2013年,Etam在中国的销量开始大幅下滑。2017年8月,艾格集团宣布退市,重操旧业,专心销售内衣。数据显示,仅2017年上半年,Etam就在全球新增了21家内衣销售门店,但与中国市场无关。
据艾格官宣编号显示,2018年9月,艾格还在法国巴黎艺术学院举办了内衣秀,并邀请了众多顶级模特助阵。
此外,今年9月3日,艾格微信公众号再次发文,表示将延续内衣产品线,并透露“正在筹备实体店”。艾格微信公众号资料显示,账号运营方为一帆内衣(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经企名网查询,该企业与破产清算的艾格公司并无关联关系。
在淘宝“艾格旗舰店”,鲁网泰山财经记者注意到,该店成立于2013年2月,目前拥有17万粉丝,营业执照名称为一帆内衣(上海)有限公司。据了解,该店销售的最好的内衣199元起,月销量超过500件。而消费者的评论,如“难受”“乐”等,负面影响更大。值得注意的是,生性浪漫的法国人,面对中国消费者,并没有把自己精致时尚的法式蕾丝内衣带到中国,几乎都是简单的内衣。
国产老字号近年来集体遇冷
艾格的陨落让很多人
遗憾。事实上,近年来,同样与Eggers陷入困境的还有一批曾经家喻户晓的服装鞋类品牌:比如有“中国真皮鞋之王”之称的港股老牌鞋企贵人鸟宣布破产退市,女鞋“宝马”达芙妮半年亏损4亿港元,去年底关停1300家门店、裁员6000多人后仍难逃破产厄运的真维斯……民族品牌企业集体“过冬”,似乎也传递出行业景气度依然不佳的信号。
2019年,对于民族老字号来说,似乎是一个“至暗”时刻,多个品牌宣布在这一年面临重创。
拉夏贝尔作为国内首家登陆“a+H”股的女装品牌,根据2019年财报,公司累计亏损1亿元,关闭门店4391家。
有女鞋领域“宝马”之称的达芙妮,目前已关闭4000家门店,亏损巨大。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达芙妮净利润减少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与业绩下滑相对应的,是在港股上市的达芙妮国际,从2012年4月港元(复权前)股价高位一路下跌,到目前港元跌幅最低,跌幅约99%。另一家被称为“鞋王”的富贵鸟也于2019年8月宣布破产退市。富贵鸟停牌前以港币报价,总市值为港币。
同样面临如此重创的,还有净亏损1亿元的美特斯邦威、宣布破产退市的富贵鸟。这些曾经风靡大街小巷的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流失。有业内人士指出,时尚服装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日趋精彩。如果这些“艾格族”不能及时跟上市场热点,营销策略常年不变,满足不了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口味,就会严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