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青岛市政府发布消息,智能登记系统正式上线,青岛市全面实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商事登记,进入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秒批”时代。
企业登记进入“秒批”时代
据介绍,青岛于今年1月启动智能登记系统建设。9月1日,该系统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试点,颁发全国首张无需人工干预审批的公司营业执照;9月底,该系统在市北、李沧、崂山、西海岸、即墨、莱西等设区市进行测试,效果良好。12月2日起,智能登记系统在青岛全面推广上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商事登记审批时限由1天压缩至数十秒,全程无人工干预。
“秒批”是政务服务的最高标准。按照“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原则,青岛市行政审批局与青岛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发智能登记系统,推动全程电子化登记向智能化登记转变,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申请人登录“青岛市企业开办注销智能一体化平台”网站,选择“我要开办”后,进行用户注册和实名认证、网上自助登记信息、企业名称自动查重;经营范围、住所等利用标准化模块自主选择,申请表、公司章程等文件由系统自动生成。所有上报信息由系统自动核验审核,实现业务审批全程无人工干预。建立经营范围和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库。根据青岛市产业分布,从高频词汇中建立业务范围表述标准库,包括跨境贸易、批发零售、电子商务、科技创新、商务服务、物流、物业管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生活服务、信息技术研发等4700余个常用术语。同时,结合青岛特色,新增环境保护、海洋科技、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参赛项目。经营范围申报由原来的手工填报方式改为菜单选择方式,申请人只需勾选
你可以很容易地申报。调用公安部门户籍地址数据和房管部门数据,建立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库,自动导出标准地址,与地址负面清单库进行比对,剔除虚假地址。
电子营业执照直接发放
新系统还引用新兴技术,通过面部识别技术与公安部人口信息库自动比对;申请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电子签名,确保“真实身份、真实意愿”,具有防篡改、不可抵赖性。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切实杜绝虚假登记问题。日常办理工商登记所需的申请书、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董事、监事、经理任命文件等文件均制作成标准模板,由系统自动生成。借助面部识别和电子签名技术,实现身份认证和采集,申请人无需单独上传身份证件。通过智能登记系统开办企业,全程无需上传任何资料。
经系统自动审批后,电子营业执照可直接颁发给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使用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搜索“电子营业执照”,即可轻松下载使用。对于想要领取纸质营业执照的申请人,除常规邮寄、大厅领取外,系统还支持自助打印。市行政审批局在全市部分银行网点和审批大厅设置自助打印机82台,法定代表人或管理人可凭身份证原件在注册地辖区内任一自助设备上打印纸质营业执照。
无需人工干预的智能登记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为保证业务质量,系统专门设置了倒查机制。市场主体名称、住所(经营场所)中含有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的,将依法予以更正或撤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尚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