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资本市场殡葬业务:业务毛利高达80%,但也有公司业绩爆款
封面新闻记者刘旭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月4日是清明节,又到了祭祖踏青的时节。那么,对于股市而言,清明概念股有哪些?中国殡葬业发展到现在有多大规模?
记者梳理发现,上市公司殡葬服务业务毛利高达80%,是一笔不错的生意。但即便如此,这笔生意在资本市场上也不是那么容易。
细数资本市场殡葬业务,几家欢喜几家愁
殡葬行业由殡葬服务、遗体处置、公墓服务和其他产品销售与服务四大部分组成。以下两家上市公司最为人所知。
殡葬龙头福寿园运营殡葬全产业链服务
2013年在香港上市的福寿园,是国内首家上市的殡葬服务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殡葬上市公司,福寿园已形成墓地销售、殡葬服务、设计服务、殡葬装备四大业务板块。其中,墓地销售为公司核心业务,占比2020年。近年来,福寿园保持着突出的增长。上市7年来,公司营业收入从2013年末的1亿元增长到2020年末的1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18;同期归母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
福寿园年报披露墓穴卖得少但单价提高
A股方面,福成股份是最早涉足殡葬行业的公司。与福寿园相比,福成的殡葬事业就没那么顺利了。公司主营畜牧养殖和食品加工,通过定增收购大股东旗下的三河灵山宝塔陵园,正式进军殡葬行业。殡葬业务一度让公司尝到了甜头。2015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殡葬业务在福成营收中占比较高。为加快殡葬产业发展,2018年公司再次收购天德福地公司60股股权。但收购完成后,天德复地业绩爆发,净利润逐年下降
滑到大亏为止。收购爆款之下,福成股份殡葬业务发展不及预期。2019年下半年后,公司殡葬业务营收下滑,迫使公司将营收重心回归食品加工板块。
毛利高达80座“天价墓”频引监管
无论如何,随着老龄化的进程,殡葬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中商研究院表示,中国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向中度老龄化,死亡人口也将逐年增加。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国殡葬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3年,殡葬行业市场规模为1395亿元,2017年突破1800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
“天价墓”引监管关注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超过10万家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殡葬、丧葬、丧葬”,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殡葬相关企业。其中,近75%的相关企业为个体工商户,22%为有限责任公司。
同时,殡葬行业毛利率可观。财报数据显示,福成殡葬服务业务毛利率长期维持在80%以上。福寿园也长期保持80的综合毛利率水平。这背后,是墓地的高价。卖墓是公墓服务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2020年,福寿园经营性墓穴和公益性墓穴销量同比下降,实现营收增长。原因是墓址单价上涨。根据年报披露的数据粗略计算,福寿园2019年销售的墓地单价在1万元左右。2020年,其墓地均价涨至1万元。
然而,“天价墓”频频刺激公众神经的同时,也引起了监管的关注。2018年,民政部颁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墓穴面积、墓碑高度等作出明确限制。以往高价墓、家族墓等高价卖墓现象将得到整治。
“如果你有新闻线索,请来找我
我们报告,一旦被采纳,将有费用奖励。举报微信关注:ihxdsb,举报qq:3386405712“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