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于1月12日进行了更名,公司更名为中侨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更名意味着乔丹体育终于与乔丹分道扬镳了。
说到两者的纠葛,可谓由来已久。早在2012年,美国前NBA巨星迈克尔·乔丹就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乔丹体育滥用其姓名和肖像。2020年12月30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乔丹体育公司在报纸和网络上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并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中国乔丹”和“美国乔丹”毫无关系。虽然“中国乔丹”一方也为自己辩护:比如“乔丹”和乔丹的“乔丹”就不一样。不过,法律的判决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定义:这是乔丹体育公司在打擦边球。说白了,这就是名牌,就是名人效应。
然而,无论是商业行为还是企业经营,如果想靠走捷径获利,即使能得意一时,最终也要付出代价。对于“中国乔丹”来说,改名或许是一种痛苦,但从长远角度看,老老实实提高品牌价值、提升产品质量才是正道。
多年来,我们对市场领域的“山寨”现象早已耳熟能详。比如文学领域的“超级熊”洗衣液、“全勇”“聚龙”……除了一笑,谁也不指望这些品牌会有多大发展,因为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完全能分辨出好坏。不要以为一个自带噱头的品牌真的能欺骗消费者一辈子。
无独有偶,2019年,以李小龙女儿为法定代表人的李小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美国李小龙有限公司)因中式快餐连锁知名品牌Kungfu使用酷似李小龙形象的图标提起诉讼,索赔经济损失1亿元,并停止使用商标。要不是法律判决,不少网友还真以为真正的作品
丈夫的广告得到了李小龙家人的授权。
无一不在商标中使用暧昧模糊的名人剪影,无一不在法律边缘疯狂诱惑。现在这些品牌已经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这类案件近年来不断增加并非偶然。因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越来越完善,相关法律越来越严谨,公众的眼睛越来越揉不动沙子。在版权保护成为共识的当下,“中国乔丹”该退出江湖了。
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尤其是民族品牌要自立自强,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一些歪门邪道上。当务之急是把自己的产品做好,让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
那时,中国品牌才能更有底气,彻底告别打擦边球的岁月;中国品牌才能在“美国乔丹”自豪地抬起头,自信地告诉对方,我的成功与你无关。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彭金梅
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