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模范城区路桥区推进农村家宴整治,乡村厨师成“正规军”
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发展”,从随意搭棚到精心选址,从凭经验烹饪到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作为台州市农村家宴转型升级试点,去年以来,路桥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家宴运营新模式,引领农村后厨、厨师逐步走上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道路。
农村家宴是传统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亲戚邻里之间沟通交流的载体。为突破农村家宴短板,路桥率先推进乡镇厨房管理协会化、操作流程标准化、加工团队公司化、食材配送统一化、供餐方式多样化、管理责任多元化、风险防控智能化。在此基础上,创新推行家宴定制一体化、严格问题处理、“7进9”新模式,让村民吃得放心、吃得开心,也促进了乡村厨房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统计,目前路桥区已建成A级标准农村家宴厨房26家,注册农村厨房225家,营业执照、健康证、厨师证、培训证等持证率不断提高。全区农村家宴服务年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土厨师”有了“资格证”
在泰州方言中,“土”字蕴含着别样的乡村气息。
路桥“金牌厨师”朱卫兵称自己是“土厨师”。从业20多年,他看到路桥的“土厨师”也有了自己的“资格证”,即“厨师证”。“以前乡厨办酒席,靠个人名气接单。那些年轻人,或者刚入行的人,很吃亏,但也没办法,毕竟底细不明,没人敢用你。”
如何破解乡村厨师接单困境?该区对全区从事农村集体聚餐、家宴服务的乡村厨师进行一户一档登记,打造农村家宴厨师“数据库”。去年11月3日,在路桥区市场监管局的推动下,该区率先成立台州市首家乡镇厨房协会,以各镇街辖区为基础组建乡镇厨房协会
俱乐部。目前,协会注册会员225家,拥有大型团队的公司14家。
“路桥乡镇厨房协会的成立,是乡镇厨房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创新实践,是路桥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进入社会共治新格局的又一有力步骤。”路桥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耀说。
在路桥乡厨房协会的组织下,会员们都接受了培训,开展了厨师证的核验工作。目前,协会已开展乡村厨师培训2期,全区注册乡村厨师全部取得厨师证。
“要在农村家宴上当大厨,必须持有‘一照三证',即营业执照、健康证、培训证、厨师证。即使是厨师,也要有后’三证',才能具备从业资格。”在乡厨方面经验丰富的朱卫兵,现在是路桥乡厨协会常务副会长,对这些乡厨事务非常熟悉。
单打独斗,不如“抱团”。经过有序整合,路桥乡厨逐渐形成了专业化、规范化的公司。朱卫兵成立了台州市路桥卫兵婚庆礼仪服务有限公司,手下有几十名乡镇厨师。“通过公司化运作,既能加强对厨师的管理,规范食品安全操作,又能增加厨师接单的机会。”朱卫兵说。
要成为一个好的乡村厨师,你得有好的手艺。5月16日,2021年“寻找路桥十大碗”活动在凤江街道举行。“红烧肉要色泽鲜艳,油而不腻;泡虾要外脆内嫩,味道鲜美……”由专家评委、领衔评委、大众评委组成的评审团,从刀工、质地、口感、色泽、卫生要求、创意等方面对红烧肉、炸泡虾等菜品进行了认真评审,评出了最具“路桥味道”的金、银、铜奖菜品。
“现在在路桥乡当厨师,只要考好厨师证,琢磨好手艺,把牢食品安全关,就不会有一单订单!”路桥乡厨房协会会长李华忠笑着说。
“土厨房”全新升级
今年3月,受疫情影响的农村家宴活动开始有序开放。3月14日,路南街道西夏家宴中心开业,
拿今年的第一份清单来说。
西夏新村村支部书记蔡卫华很高兴。他站在楼下的文化礼堂广场,看着来来往往的汽车。他的自豪感溢于言表。“作为农村家宴的放心厨房,我们家宴中心远近闻名,承接各种传统节日聚餐、订婚、婚嫁、年会聚餐。附近的村民都来我们办公室,甚至还有椒江客户。”
蔡卫华并不是“吹牛”。乘电梯上三楼,宽敞的大厅和精心布置的陈设映入眼帘。LED大屏、环绕音箱、婚礼台阶、聚光灯、中央空调、音控室、星级卫生间……都有。西夏家宴中心食安委委员夏青菊介绍,家宴中心整个大厅投资150万元,总面积800多平方米,30多张桌子,可容纳三四百位客人。
拾级而上,有一个贵宾包厢,通常是新人们的主桌,古色古香的装饰和华丽的吊灯。只要拉起百叶窗,楼下大家喝酒的场景尽收眼底。“本村人来预约,只收保洁费用,目前已承办婚宴、聚餐8批次,大家都高兴满意。”蔡卫华说。
在上海路路桥乡厨房协会总部,还有一个升级后的农村家宴厨房。目前,厨房正在等待验收,即将开业。为了给村民最好的体验,这里有家宴定制、菜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市民可以直接通过协会选菜、选场地、选厨房。
协会总部一楼货架上,摆放着食品原料、饮品、伴手礼、干货等商品;冷库里有更多的生鲜和冷冻产品可供选择。“每件商品都标有二维码,顾客可以通过支付宝扫码追溯商品,食品安全有保障。”李华忠说,协会与路桥蔬菜批发市场、中心菜市场等大型市场供应商以及海捕、小网海鲜捕捞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优先获取质优价廉的货物,以批发价通过自有冷库、冷藏车冷链快速统一配送,做大做强路桥农村家宴产业。
为满足安全、就近、方正的要求
满足市民方便实惠的需求,路桥区市场监管局出台《路桥区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办法》,明确在严控餐饮食品安全风险的基础上,采取车载厨房、移动厨房等多种供餐方式,将美味送到家门口。
“土办法”监管严
今年以来,路南街道共举办农村家宴148场,不分大小一律记录在案。通过记录本,可以看到农村家宴的主人、摆桌数、厨师姓名等信息,清清楚楚,便于追溯。这得益于路桥区市场监管局监督管理模式由优向精的转变。
在西夏家宴中心的墙上,贴着西夏家宴中心申报、备案、指导流程图,明确了备案承诺制、操作规范、应急处置等要求,明确了各方责任。举办者应提前30日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村委会安排专人核实登记,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20桌以下,由村食品安全协管员现场指导;20桌至50桌,由路南街道食安办备案;50多桌,由路南街道市场监管所专业人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