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食用盐公司名字

发表日期:2022-10-27 08:56:06

        从煲汤、凉拌、烧烤用的调味盐,到护肤、沐浴、果蔬清洗用的日用盐--500多款源于应城岩盐的新品在长江生产车间,机械手正在装货。(通讯员冯璇摄)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胡琼瑶通讯员冯璇李梦婷宣读总结。2017年,湖北省盐业体制改革以激发市场活力为目标开局。应城是全国最大的食盐生产基地。4年来,在盐改浪潮下,应城盐企紧盯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为“一袋盐”注入新元素,从煲汤、凉拌、烧烤的调味盐,到护肤、沐浴、果蔬清洁的日常盐,开发出500多个新品种,畅销全国20多个省份。粉色颗粒,散发着玫瑰的香味,涂抹在身上可以去除角质,提亮肤色。它的名字叫“玫瑰磨砂膏”。谁能想到,网络上如此热销的女性护肤品,其主要原料竟是食盐。在应城,盐的“七十二变”已不再稀奇。全省九成食用盐来自因盐而兴的应城。应城岩盐储量280亿吨,是全国最大的井矿盐产区之一。从1962年起,省属、军属制盐企业相继在应城建成投产,随后制盐厂、化肥厂、磷肥厂、化工厂等县属制盐企业相继涌现。在土生土长的应城老人印象中,那几年,进出城的盐车川流不息,满载的盐膏也从最初的一大堆逐渐变成了一小堆。据应城市经信局副局长方畅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应城现有制盐企业和品种盐生产企业9家,产能56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应城90%的食用盐来自应城。应城盐业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多年来,我国食盐实行计划管理、政府定价的特许经营制度。企业无需面向终端市场,只需把控食盐质量,按计划生产即可。在行业内,存在产能相对过剩、制度固化、效率难以提升等现象。2017年11月,根据国家部署,《湖北省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明确,允许现有食盐生产企业进入在流通销售领域,批发企业也将能够跨区域经营。方畅介绍,这意味着盐企需要直面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创新求变,壮大自身。固有规则被打破,企业需要重建竞争优势。久大盐业副总裁朱三平告诉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建立新的销售体系,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是盐企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告别“方案”闯市场的中盐长江盐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华斌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带着团队,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位于应城市长江港的中盐长江盐化营业厅内,摆满了各种包装好的盐产品,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蒋华斌和同事们热情地向围观群众宣传推荐。营业厅的开业,是中盐长江盐化从“计划”走向“市场”的重要举措。成立51年的中盐长江盐化有限公司是中国盐业总公司下属企业,80%的食用盐都是通过计划销售的。随着盐改政策出台,这家老牌盐企开始思考如何“卖盐”。“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抢占一席之地,就要尽快建立对外开放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产品。”蒋华斌说。经过半年的筹备,投入100余万元,营业厅于2018年5月28日正式开业。营业厅每天零售量在25吨左右,福建、江西、湖南等地从事食盐批发的商户前来采购。盐业体制改革犹如一剂促进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良药。在企业看来,这是最困难的时期,也是抢抓机遇的窗口期。益盐堂是一家民营制盐企业。过去,除了省盐业集团指定的“计划用盐”外,大部分产品都贴上其他品牌的标签,在市场上销售。新政之下,在获得进入零售领域的许可后,益盐堂不惜斥资1亿元,邀请知名主持人汪涵代言,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广告,成为首个上央视的盐产品广告。“深居简出”多年,终于可以唱响自己的品牌,宣布“好盐在益盐堂”。与益盐堂的大手笔相比,久大盐业是选择线下拓展渠道。久大盐业也是老牌盐企,一直致力于培养自己的销售队伍。朱三平介绍,公司已在全国28个省市、650个县建立了自己的营销渠道,并与多家连锁店合作,深耕区域市场。新的合作模式和业态进入食用盐行业。双环、益盐堂等企业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注册店铺、更新发布品牌和各类产品。在不少盐企看来,建立全新的销售体系固然重要,提供市场青睐的产品更为迫切。益言堂是最早“觉醒”的企业之一。早在2009年,企业就敏锐预感到盐改是必由之路。随着消费不断升级,食盐的个性化需求会越来越旺盛。该公司研发负责人王丹凤介绍,公司平均每年投入研发资金1000多万元,开发了一系列以“健康盐”为理念的新品种。走进燕益堂产品展厅,仿佛进入了一个“盐的世界”--井盐、海盐;有孕妇吃的高钙盐,也有学生吃的淡盐;既有煲汤、凉拌、烧烤的调味盐,也有护肤、沐浴、清洗果蔬的日用盐……有十大系列、500多个品种。“湖北人喜欢吃虾,我们目前正在研发‘洗虾盐',预计明年3月就能出现在市场上。”王丹凤说。益盐堂还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上下游产业,将产业链从盐产品延伸到调味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等领域。默默耕耘,一言堂终于迎来了春天。去年,公司营收达3亿元,拥有商标、专利超百项。有核心产品,才有竞争力。随着食盐市场的放开,更多的企业将精力投入到开发产品、提升品质上。中盐长江盐化投入1亿元进行技改,改进节能环保工艺,更换新型包装,使产品更符合消费者需求。公司将盐倒入竹筒,用黄泥封好后放入炉子,将松树烧至1300℃提取竹盐。该盐香味纯正,营养价值高,上市后反响良好,产品供不应求。去年4月,全省唯一食盐产业研究院落户应城,瞄准产业痛点、堵点,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如今,9家应城企业共享这一科研平台。科技加持,“盐”色精彩,古老产业正焕发出新活力。
        从汤、凉拌沙拉、烧烤的调味盐,到护肤、沐浴、清洗果蔬的日常盐--
        应城岩盐衍生500多个新品
        在中烟长江生产车间,机械手正在装货。(通讯员冯伟摄)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胡琼瑶通讯员冯伟李梦婷
        阅读提要
        2017年,以激发市场活力为目标的湖北省盐业体制改革启动。
        应城是全国最大的食盐生产基地。4年来,在盐改浪潮下,应城盐企紧盯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为“一袋盐”注入新元素,从煲汤、凉拌、烧烤的调味盐,到护肤、沐浴、果蔬清洁的日常盐,开发出500多个新品种,畅销全国20多个省份。
        粉色颗粒,散发着玫瑰的香味,涂抹在身上可以去除角质,提亮肤色。它的名字叫“玫瑰磨砂膏”。
        谁能想到,网络上如此热销的女性护肤品,其主要原料竟是食盐。
        在应城,盐的“七十二变”已不再稀奇。
        全省九成食用盐来自应城
        应城因盐而兴,岩盐储量达280亿吨,是全国最大的井矿盐产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