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近日,天津发布
《天津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企业活力的若干措施》
针对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问题,
进行深化改革
一起来看看吧!
天津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企业活力的若干措施
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企业活力的通知》(国办发(2020)29号)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现制定以下措施。
一、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推进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制度改革。全市实行市场主体住所与经营场所登记注册和申报承诺分离制度。允许“一照多址”。本市企业在住所(经营场所)以外在本市有多个符合规定的实际经营场所,可申报多个地址信息,不设分支机构,但涉及前置审批的除外。允许“一址多照”,允许符合规定的同一地址登记为多个市场主体的住所(经营场所),但对住所(经营场所)有特殊管理要求的除外。(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委)
(二)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市场监管总局下放省级工业产品审批权限,可依法委托各区市场监管局实施。在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对从外省市迁入本市的工业产品许可事项和获证企业,除危险化学品外,一律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现场作出准予许可决定,3个工作日内完成全覆盖例行检查。(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委)
(三)创新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深化食品经营许可改革,对食品销售连锁企业实行“先证后核”审批。外省市迁入本市收购
第二类医疗器械许可产品实行承诺制审批。落实医药连锁企业远程处方审核政策,支持企业设置自动售药柜开展24小时服务。实现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制度核查与生产许可现场检查同步进行。在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设立天津市药品医疗器械检验评价检验分中心,助力生物医药集聚区发展。鼓励研究机构探索名老中医临床用药经验,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加快中药制剂备案审批,以张伯礼院士团队研发的“清感饮”系列中药制剂带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建立检验检测快速通道,药品检验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28个工作日,医疗器械检测由90个工作日压缩至40个工作日。(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委、市药监局)
(四)深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在全市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实行“先证后核”,对通过文书审核的许可事项实行远程复核。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事项,可依法委托各区市场监管局实施。全面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网上审批,完善机构信息查询功能。(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委)
(五)完善税收管理服务机制。优化增值税、消费税汇总缴税业务流程,通过集中申报、统一缴税、统一开票、自动配税等方式,实现总、分公司汇总缴税,降低连锁企业办税成本。对首次申领增值税发票的纳税人,未发现风险事项的,税务机关在允许的最高开票限额和发票申领数量内,根据纳税人申请核定增值税发票。(责任单位:市税务局)
二、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创新,打造企业开办便利高地
(六)推行企业登记和税收业务“跨省通办”。实现市场主体异地、跨省网上登记。制定天津市企业开办服务地方标准。京津冀地区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B级的企业,因住所(
经营场所)在京津冀地区跨省迁移涉及主管税务机关变更的,税务机关可为符合相应条件的企业办理跨省迁移手续。迁出地税务机关第一时间将企业相关信息推送至迁出地税务机关,迁出地税务机关自动办理准入手续。企业原有纳税信用等级等资质信息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等股权信息均可继承。(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委、市税务局)
(七)提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效率。将企业登记注册、公章刻制、发票申领及税控设备、职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事项纳入“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企业开办“一表填报”、一日办结。提升线下窗口服务能力,企业可通过线下“一窗通”一次性领取材料,或通过免费寄递、自助打印等方式实现不见面办理。(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委、市政务服务办、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市人社局、市公积金管理中心)
(八)推进政务服务移动端“津心办”建设。积极推动覆盖面广、应用频次高的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推动各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托政务服务移动端“津心办”开设旗舰店。优化专区功能,推进新闻信息专区建设,发布本市惠企政策信息。优化“金融助力小微企业”板块,汇集银行一站式服务小微企业的信贷职能,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等有关部门)
(九)实现企业名称智能申报。完善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企业名称登记规则智能研判和支撑能力。推动企业名称自主声明系统与商标管理、社会组织登记等部门数据库数据共享,优化提示功能。加强企业名称权保护,出台企业名称纠纷处理办法,建立不适用于企业名称的事后处理机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委、市知识产权局、市民政局)
(十)拓展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电子发票应用领域。电子营业执照作为网上办理各类政务服务、招投标、银行开户等业务的合法有效身份凭证和电子签名手段。对通过网上核验的,不再要求提交纸质营业执照。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印章管理服务系统,推动电子印章在政务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应用。向更多市场主体免费发放办税钥匙,推动电子发票在更广领域应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委、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市委网信办、市政务服务办等有关部门)
三、完善质量技术和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推动重点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十一)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应用。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将质量基础设施纳入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布局,实现质量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对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能力。搭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计量检测、标准试点、检验检测认证等全链条“政策+技术”服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