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食品标签常见问题的礼品盒产品
春节即将到来,食品礼盒又将进入高峰。为了让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免去食品礼盒标签的麻烦,我结合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食品礼盒标签问题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然,案例收集并不容易,有些案例可能不是特别贴合,但更多的是给大家一个提醒。
礼品盒外的东西有必要贴标签吗?
图1
坚果礼盒是受欢迎的产品,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礼盒外部是否需要标注GB 7718规定的强制标识内容?回想一下,好像从来没见过礼品盒上有什么标记。月饼礼盒上可能有部分零件,大部分礼盒没有标注。
因为行业现状是厂家做一类盒子,不同的客户、渠道可能有不同的组合,没有办法在外盒上印强制标签,那么合规吗?
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
外包装易于打开识别或者通过外包装能够清晰识别内包装(容器)上全部或者部分强制性标识内容的,不得在外包装上重复标识相应内容;否则,应按要求在外包装上标明所有强制性标签内容。
因此,关键在于能否看得到,这可以通过“容易打开”或“通过外包装清晰识别”两种方式实现。
通过外框看不到图1中的情况。其实属于“易开”,但“易开”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相关处罚的报道。
本案是一个提醒,礼盒包装标识需要考虑法律要求和可操作性。
净内容和规范问题:缺乏规范
图2-1
如图2-1所示,正面标注“净含量:720g”,背面标注“本品含小袋”。
根据GB 7718-2011
产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
同一预包装内装有多个单个预包装食品时,应标明规格以及大包装净含量。
单从图片来看,我们不能完全判断是否不符。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如果内部小袋是没有任何信息的小包装,或者小包装上写着“散装称重”,就不能认定为“预包装食品”,就没有问题,所以关键要看内部小包装是不是“预包装食品”。
图2-2
其实,这个案例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提醒。现在很多大包装的产品都是“预包装食品”,需要标注“规格”,否则就会出现不合规的情况。
生产日期:未注明具体地点
图3
如图3所示,大包装或礼品盒的生产日期标注为“生产日期:见代码”。
按照GB 7718中的要求,要标注“包装的特定部位”,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见封口”“见罐底”等。
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应当明码标价。如果日期标记是“看到包裹的某一部分”的形式,则应标明包裹的具体部分。
因此,单纯从GB 7718的要求来看,这种对包装的描述是有问题的;但有一个例外:GB 7718问答第59条,讲的是一个例外:
如果包装比较小,可以写上“生产日期见喷码”;标准问答还是体现了“立法初衷”,更加合理;
但“小包装食品”其实很难界定,问答也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就图3中的包装而言,我觉得其实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个标签是不合适的。
同样,这也是一个提醒,在标注“生产日期”时,尽量避免此类标注方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进行营养声称,营养成分表中对应的营养成分含量不一致
符合要求
如图4案例所示,包装正面宣称“低钠低脂”,但营养成分表中钠含量为180毫克,脂肪含量为g。
不符合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附录C1要求:低钠要求为“≤120mg/100g”,低脂要求为“≤3g/100g”。
成分中含有氢化成分,营养成分表中未标注反式脂肪酸
图5
在图5的情况下,产品成分含有植脂粉,但营养成分表中未标注反式脂肪酸。乍一看感觉有些问题,根子就在“植脂粉”,因为《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问答(修订版)第29条
据小编了解,植脂粉传统生产工艺中使用氢化植物油,确实使用常规氢化植物油(如大豆油),标注“反式脂肪酸”并无不妥;
当然,植脂粉生产中使用了一些氢化椰子油,反式脂肪酸为“0”,但也需要标注。
当然,也有例外。现在很多高端客户明确表示,植脂粉生产中不应该使用“氢化植物油”,而应该使用“成品油”。那样的话,根据第29条的规定,他们实际上可以选择是否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
因此,从图5中标签的角度来看,我们无法确定标签是否合规;同样,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如果在产品中使用了“植脂粉”,在制作标签时要特别注意“反式脂肪酸”的标注。
图6
礼盒用图片“强调”具体信息。图6中的箱子不是礼品盒(主要是因为没有发现礼品盒箱子)。其实问题是一样的;
强调产品含有有图案的某一配料,但不在配料中体现添加量或成品中的含量;
图6正面的多个蘑菇图案被强调,但配料表没有反映成品中的添加量或含量,这是
是否符合GB 7718-2011的要求?
食品标签或者食品说明书特别强调添加或者包含一种或者多种有价值、有特色的配料或者配料的,应当标明所强调的配料或者配料在成品中的添加量或者含量。
看起来图6确实不合规。成分指的是“蘑菇粉”,但不涉及添加量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