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避税。
避税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办法是,将大量小规模纳税人作为销售主体开放,月收入10万以下免费。10万满了,再由另一家公司开具发票,达到节税的目的。
第二个避税游戏是互相开票或转移成本。例如,你有一个高利润的公司a和一个新成立的正在亏损的公司B。那么,只要将B公司的员工工资支付给A公司,A公司购买B公司的服务,就可以拉平A公司的利润,达到避税的目的。
在实践中,公司越大,盯着你的人就越多,所以你可能需要引入C公司、D公司进行循环关联交易。
老板多公司的第二个目的是收集政策羊毛。
比如,你原来有一个高收入的a公司,如果有地方政策,有巨额的高新技术企业补贴,能拿到政府风险投资基金,那么你就新成立一家B公司,把a公司正在申报的专利技术转让给B公司,a公司的高学历人才全部放到B公司发工资,B公司用来申报补贴。
很多贷款政策、产业园区免租金政策等等,都需要你跟符合条件的公司一起经营。
老板开办多家公司的第三个目的是规避风险。
比如,食品企业开设分公司,就注册成立了独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将来消费者索赔时,一个分公司直接申请破产,不会影响整个公司的经营。
一些快速招聘公司和保健品公司经常使用这种游戏。比如,创业小白想加盟某品牌。在实地考察时,他看到对方公司体量较大,注册资金5000万元,但他实际用另一个公司名称签订了加盟合同。最后,小白只能起诉合同中的责任主体,总公司则规避风险。
老板开办多家公司的最后一个目的是矩阵式销售。
最常见的是,在投标和交易中,你可以有五个销售人员负责五个不同的销售公司,为一个项目投标或跟进同一个项目
一个客户,幕后真正的老板是你。
这与宝洁的多品牌矩阵战略如出一辙。消费者去超市买洗发水,挑了半个小时,最后买到宝洁。
这招在网上也很有效。比如你在这个城市做除甲醛生意,注册10家公司,做10个不同的ui网站,同时放百度竞价,这样客户在网上搜索除甲醛服务时,出现在百度首页的所有公司的幕后老板都是你,客户选择首页的概率高达80,也就是说你实质上垄断了80个客户。
这些都是老板们签约多家公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