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4 13:44企名网客户端见习记者曾轶通讯员黄晓丹
“这么粗的纱线,居然是机器织成的,这技术哪来的?”一个多月前,在中国进出口商品广州交易会上,桐庐永盛针织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盛”)的展位吸引了一批外国人围观。
永盛针织机械有限公司创始人郑文正听完,抬着头自豪地说:“中国技术!”
这些让外国人吃惊的产品就是泡芯纱系列。生产它的机械设备“https://www.zhucesz.com/全自动数控横机”,是郑文政自己研发的国家专利。
由于保暖性好,泡芯纱常被用来制作毛毯、围巾、帽子等。“20.我去北欧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在手工织毛毯。当时我就想,这个成本太高了,为什么不能用机器织呢?”
回国后不久,郑文正就开始了他的研发工作。2017年底,他终于成功了。
从手工编织到机织,泡芯纱系列产品的成本降低了不止一点点。作为这项技术专利的研发者,郑文政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针织行业展会的邀请。
与此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也如雪花般飘来。
现在,永盛的泡芯纱系列产品远销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同时,杭州当地的外贸公司也纷纷订购。“明年的单子都满了,必须扩建厂房和设备。”郑文正高兴地说。
2018年,泡芯纱让永盛的销售额翻了一番,达到1000多万元,2019年有望达到3000-5000万元。“力争后年实现1亿!”郑文政说。
据了解,永盛拥有一线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外观专利2项、软件作品3项,是杭州市专利试点企业。
郑文正说:“只有创新技术,才能让传统针织行业实现从
只有从制造向自主研发转型升级,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市场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