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台湾保险公司名称

发表日期:2022-10-27 13:11:46

        生活在台湾的人,恐怕一辈子都离不开“新光”二字,其企业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在金融方面,“五谷财”是台湾金融三大家族。
        新光起家于商业银行,创始人吴火石深谙灵活变通的道理。上世纪60年代进入保险业前,他是台湾纺织业的佼佼者,但对保险业一窍不通,却在推销方面有独门秘笈,堪称业界一大传奇!
        影院“寻人启事”恨保险“有奖问答”
        新光创办人吴火石塑像
        台湾金融业有“五谷杂粮”之说。花,即美国花旗银行,另外三位分别是本土金融巨头“吴谷财”的吴新光、台湾谷、富邦财。新光吴氏家族,有新光和泰信两大金控公司。新光的创始人是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吴火石先生。
        吴火石,1919年1月出生于台湾省新竹市东石滩(今新竹市东区光复巷北侧),1986年突然去世,享年67岁,来不及交代财富图如何分配。
        日据时期,吴火石幼时跟随一位名叫郑义堂的人学习中文,10岁进入新竹第一公学。由于家境贫寒,他半工半读直到辍学。由于赖姓老师的帮助,他于193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次年,父亲病倒,17岁的吴火石暂停学业。在大哥吴金龙的介绍下,他到日本人经营的台北平野店当学徒。
        平野店曾是台北迪化街规模较大的布料进口批发商。学徒的经历,也为吴火石日后跨越商海迈出了良好的一步。因努力工作、才干出众而受到日本老板赏识的吴火石,自1939年起担任小川商业银行总经理。20岁负责棉花批发的他,足迹遍布日本台南、铜都大邑等地。
        小川商业银行是日本老板新开的分行,恰逢抗战后期。日本对台湾地区的经济进行“管制”,布料业特别萧条,但很灵活
        吴火石能让坚定独行。
        1945年成立的新光公司
        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吴火石在台北创办了新光公司,后来又花钱建造了木壳船“新光”号,从事台湾与大陆的贸易往来。后来,吴火石、洪万川、林登山创立新光集团,成为日后台湾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
        一个“新光”的名字有两层含义:一是纪念家乡新竹的“新奇”,二是感恩当年帮助自己的日本店家小川光定,于是嵌入了“光”字。吴火石一生坚信“人的脚会带来肥水”,信奉“广结善缘”的经营理念。将“新光”公司的名字与日本老板小川光定捆绑在一起,不仅是不忘本,更是因为他强烈意识到知名度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
        平时只和吴火石“见过一面”的商界朋友,即使多年后依然能叫出彼此的名字。他还为员工关注对方命运,从不轻易辞退。发年终奖时,他不会让财务随便发钱,自己签字,而是亲手把每一笔年终奖都交到每一位员工手中。新光是一家大企业,人数众多。发放年终奖往往要花费吴火石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但他觉得很值得,因为这也是一种“人气”!
        一位跟随他30多年的新光老兵,曾远赴美国做手术。身在台湾的吴火石,手术当天每隔几个小时就打一次越洋电话,询问病情。这种温暖和关怀,新光旗下企业的很多下属都感受到了。吴火石认为,新光员工的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平时都会参加。偶尔着急的时候,他也要把礼物备份起来,托人问候。
        一个成功的人,无非是做人和做事的成功。人很好,机会自然比别人多。即使有困难,别人也会互相帮助。
        吴火石一生追求的信条
        在新光吴火石纪念医院,新光旗下银行、保险、商场、办公室墙壁的创办人都会镌刻吴火石的“十六字箴言”:“维护
        现状已经过时,只要有乐观,就有希望。这也是新光创始人一生追求的信条,更是新光集团的企业精神。
        贸易之初,吴火石后来办厂加工茶叶、榨油、红糖,将产品销往大陆,再从大陆进口面粉、豆类、棉布等台湾必需品,获利颇丰,成为中国富豪。1949年后,两岸隔绝,台湾物资极度匮乏,尤其是吃穿。1954年,吴火石得到日本的技术支持,获准成立“中国人造纤维公司”,这是台湾第一家人造棉和人造棉公司。后来,他又在新竹、苗栗等地创办新光纺织厂,从纺织品批发转向工业生产。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吴火石已成为台湾纺织业的领军人物,并担任纺织协会理事长。
        20世纪60年代,台湾现代服务业随着经济增长而兴起。吴火石抓住这个机会,于1963年创办了“新光物产保险公司”和“新光人寿保险公司”。第二年,他创办了大台北燃气公司。1974年创办新光百货娱乐公司、台湾证券投资公司、台湾租赁等企业。至此,新光多元业务涉及纺织、百货食品、建筑、保安、电脑及保险等。
        除了细心实业,他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目前,新光成立了新光吴氏基金会、新光吴氏火石文教基金会、新光吴氏火石救助基金会、同心园医基金会,以及长子创办的“吴东进基金会”。此外,吴火石二代四兄弟也积极从事各种慈善活动,成立相关慈善基金会。
        新光影城首家杜比影院
        当时虽然看到保险业有市场,但吴火石起步时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而上世纪60年代,国泰和国光已经垄断了台湾的保险市场。
        吴火石想“横插一根杠”,一开始难度很大。他问同龄人,但谁能告诉你呢?他是个门外汉,他是个雇员,他是个门外汉,对吧
        保险生锈了。开始做保单时,无从下手的吴火石让员工去另一家保险公司办了一份保险,然后带回保单,“依法处理”,仔细琢磨。
        保险靠促销。一开始,吴火石请了不少业务员。结果,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回来,郁闷不已。他们不仅没有带回保险单,人们甚至不让进门;一段时间后,新光人寿也面临倒闭风险。怎么办?
        有一次,吴火石去看电影,意外发现中场和电影屏幕旁都在播放“寻人启事”字幕。灵机一动,他终于找到了推销的“突破口”。他立即起身,转到后台,花了5元钱,请人打了一张“寻人启事”--新光人寿保险公司吴经理外面有人在找。
        后来,他花钱在各影院播放这样的“告示”。那时,电影是一种常见的娱乐方式,看电影的人太多了。一时间,很多人脑海中都记住了“新光人寿”这家公司。一个便宜有效的公告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