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财经
2月8日,唯美滋实业(广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美滋”)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股主板上市。因旗下舒可牙膏等耳熟能详的品牌,唯美滋也有望成为港股国产牙膏第一股。
核心品牌遭“童话大王”公开辩护,现道歉并开启合作
公开资料显示,唯美滋主打Saky和SakyKids两大核心品牌。舒克牙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6年。作为舒客牙膏的母公司,唯美滋于20年正式成立,舒客婴童品牌诞生于年。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以2020年所有口腔护理产品的零售额来看,唯美滋在中国口腔护理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四。由此看来,牙膏是一个分散的行业,且由于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很多80后听到《舒克》可能会想起儿时的动画片《舒克与贝塔》。但是,舒克是牙膏舒克,与飞机舒克无关。
然而,20日,唯美滋将舒客注册为防御性商标。虽然没有用于企业经营和产品营销,但这一行为在2019年遇到了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公开维权。
当时,郑渊洁还透露了自己维权时遇到的一个情况:广州唯美姿实业有限公司在法律文书中理直气壮地列举了可以未经本人授权注册“舒客”商标的理由。原因之一是他们公司曾聘请吴某凡为舒克牙膏代言,“为吴某凡包装广州电视塔”。
最终,2019年9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广州唯美滋实业有限公司注册的第17195498号“舒客”(第3类,牙膏等)商标无效。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吃苦耐劳”的卫梅子,在上市前夕却“手软”,甚至双方达成授权合作。毕竟,如果
如果上市进程受到这种侵权行为的影响,那就得不偿失了。
2022年1月6日,郑渊洁发文称,薇美姿获授权使用“舒可贝塔”的名称和形象,推广销售国产儿童口腔护理产品。共同努力,维护中国儿童的口腔健康。郑渊洁认为,唯美滋此前撤诉并表达相关歉意的行为证明了公司尊重知识产权的诚意。
IPO前股权变动频繁净利巨亏5亿
从需求端看,随着人们口腔健康意识的觉醒,口腔护理正成为千亿级的黄金赛道。
招股书显示,唯美滋主要有成人基础口腔护理、儿童基础口腔护理、电动口腔护理、专业口腔护理四项业务,其中成人基础口腔护理是最大板块,营收占比过半。
从财务上看,唯美滋2019年、2020年、2021年前9个月营收分别为1亿元、1亿元、1亿元;但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049万元、1亿元、1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1亿元、1亿元。
不难发现,2021年味美滋出现较大亏损,原因是当期可赎回注资1亿元账面值发生变化。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先期投资者其他优先级的可赎回注资转换为股权,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已转换为当期资产净值。
招股书显示,2021年,唯美滋在3月、5月、7月、8月四次股权变更,相当频繁。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OceanviewExpress、宁波钟鼎、苏州钟鼎就撤资权提起仲裁,并申请对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资产进行司法冻结。经过最终协商,2021年4月,这三家公司的部分股权被高溢价转让给员工持股平台珠海数科。IPO前,OceanviewExpress也是公司前五大股东,持有公司股份。
从重金请明星到“企名网”
从销售渠道来看,
唯美滋主要分为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目前,线上渠道占比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以及抖音、企名网等其他新兴线上渠道拥有自营网店32家、线上经销商48家。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9个月,线上渠道营收占比分别为、、;线下及大客户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
此外,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9个月,唯美滋的毛利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和。
在营销方面,唯美滋还是有自己的打法。2019年,舒客邀请贝克汉姆和李冰冰担任产品代言人。此后,热播剧不乏广告投放,营销动作频频。这些行动的背后,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招股书显示,2019年,唯美滋广告支出1亿元。
在招股书中,唯美滋将其线上运营模式定义为“3D”,即直接面向消费者,由粉丝决定,并与关键意见领袖讨论。如今,唯美滋以互联网为媒介,触达年轻消费群体。比如,在企名网站上,种草口腔护理的营销文字就符合当代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观念。
唯美滋募集的资金将计划用于发展线上线下品牌建设,包括在社交视频网站和短视频上投放广告,在人流密集区域投放广告,提高品牌和产品认知度;还用于产品研发活动和加强研发能力;用于加强线下销售网络和市场渗透率等,也都是围绕市场进行的。
在消费升级和人们对口腔护理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的推动下,中国口腔护理行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唯美姿如今将战场放在年轻一代消费者身上,香港敲钟机遇与挑战并存。(蓝鲸上市公司金磊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