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地方宣布禁止P2P网贷。
11月8日,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该市自20世纪以来持续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简称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截至目前,我市没有一家机构完全符合规定并通过验收,所有P2P网贷业务均未通过金融监管部门审批或备案。
公告称,根据工作安排,对我市29家已申报并结清P2P网贷业务且拟主动退出的机构(名单见附件)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5天。正常公示结束后,拟退出的机构将根据退出承诺注销登记或变更名称、经营范围,退出P2P网贷行业。同时,我市其他机构开展的P2P网贷业务将被取缔,任何机构未经许可不得开展P2P网贷业务。
但P2P网贷机构终止业务,不影响已签订借款合同当事人的相关权利义务。网络借贷平台上出借人与借款人直接借款形成的合法债权债务关系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应当依法履行还本付息义务,出借人有权继续主张债权。
公告指出,出借人、借款人、P2P网贷机构之间的纠纷,可以通过自行解决、向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涉嫌犯罪行为给出借人造成损失的,出借人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
此前,早在10月16日,湖南就宣布取缔24家网贷机构。湖南省金融监管局发布通知称:“自20日起,我省P2P网贷行业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至今没有一家平台完全遵守验收;其他在我省开展P2P业务的机构和外省在湖南从事P2P业务的分支机构未纳入行政核查,对其P2P业务一并取缔。”
几天后的10月18日,山东金融监管局发布《网络借贷行业风险提示函》,并未明确取缔P2P网贷,但释放了相关信号。
山东省金融监管局表示,目前,P2P网贷行业正在开展风险专项整治,至今没有一家平台完全合规通过验收。今后,我们将在全省范围内取缔所有未通过验收的P2P网贷业务。
11月3日,最新监管消息显示,下一步要坚定把退出作为主攻方向,压实股东和平台责任,推动大部分机构良性退出,有计划、有步骤时限内停止业务增量。支持机构平稳转型,引导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金融科技基础较好、有一定股东实力的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对于极少数资本实力较强、符合监管要求的机构,可申请改制为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持牌金融机构。对于严重违法违规的事业单位,要加大打压力度。要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大追赃挽损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切实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监管消息并未提及此前提及的监管试点、助贷等字眼。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纳入实时监测的经营机构已降至427家,较2018年底减少59家;贷款余额较2018年末减少49家,贷款人较2018年末减少55家;行业机构数量、放贷规模、参与人数连续16个月下降。
近日,成立于2007年、在纽交所上市的头部P2P拍拍贷拟更名为“信也科技”,释放了去P2P化的信号。11月初,拍拍贷创始人兼联席CEO张军在一次论坛演讲中表示:“我们不再和P2P有任何关系,新增交易中没有来自个人投资者的部分,所有交易都来自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P2P余额还有一部分,但没有新增P2P交易。拍拍贷正在向助贷机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