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名称直播”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熊茂平、司法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企名网直播,以下为文字实录:
摄影:企名网伦晓轩
封面新闻记者:
有《条例》首项歇业制度的企业可以“沉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此外,如何区分停业公司和异常公司,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配套制度措施?谢谢。
市场监管总局注册登记局局长杨红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市场主体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开展正常经营活动,但仍有较强经营意愿和能力,为解决相关问题,也为降低市场主体维护成本,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条例》借鉴域外相关制度,并结合前期一些地方试点经验。我们建立了市场主体关闭制度,并明确了市场主体因自然灾害导致经营困难的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关闭,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目前,开展歇业试点的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宝安区,自今年3月试点启动以来,已为11家市场主体办理了歇业登记,主要涉及跨境电商贸易、商贸服务、科技等行业。建立停业制度,旨在为经营困难的企业提供缓冲的制度选择,降低市场主体维护成本,助力企业纾困,为我国出台相关帮扶政策措施提供制度依据。
刚才你提到了经营异常名录。是《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的信用监管制度。是企业未按时报告或公示的相关信息。公示信息隐瞒其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时,市场监管部门将相关信息通过国家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向社会公示,提示风险的信用约束措施。相比较而言,歇业是市场主体的主动行为,经营异常名录是市场监管部门对经营异常企业的信用监管措施。
对于歇业的市场主体,《条例》明确,市场主体应当在歇业前向登记机关备案,登记机关将歇业期限、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等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向社会公示,通过公示加强对歇业企业的社会监督和信用监管。停业备案是《条例》规定的法定事项。市场主体应当向登记机关备案。如无备案,登记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罚。
根据规定,市场主体歇业前应当依法与职工协商劳动关系等相关事项。市场主体歇业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歇业期间开展经营活动的,视为恢复营业。歇业期间,可以以法律文书送达地址代替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
同时,《条例》规定,市场主体在歇业期间开展经营活动的,视同恢复营业,并要求市场主体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加强歇业信息公示和社会监督。
下一步,将积极落实《条例》规定,及时回应和解决制度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措施,形成“组合拳”,抓好停业制度落实,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