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报刊发《5月冰城一场救援因‘水滴筹’引发争议》报道,引发广泛关注。网友提出,“水滴筹”不仅向急需用钱的被救者收取3%的服务费,还在各大医院搭起雨棚打广告。甚至有人刚住院就接到业务员的电话,询问是否需要集资。有网友质疑,“水滴筹”到底是慈善平台还是经营企业?
记者探访:
多家医院有“水滴筹”雨棚
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10日,生活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某医院门诊楼看到,门诊入口上连续搭起了两个大雨棚,雨棚下还有一字排开的栏杆。楼顶的雨棚除了医院的名字外,大部分都是“水滴”的广告。雨披一半写着“水滴筹”,下面的小字写着“用水滴筹”,另一个雨棚写着“看病缺钱,找水滴筹”。在雨棚侧面,还贴着筹款顾问的电话号码。5号楼前还有一个几十米长的雨棚,楼顶还贴着“水滴筹”的广告。
在邮政街一家医院住院部门口,也有三个雨棚,边上写着募捐顾问的电话。在血癌中心门口和门诊楼前,也有一个雨棚,上面写着“水滴筹”的广告。
网友:
刚住院就接到筹款电话
生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两年,哈尔滨各大医院不仅充斥着“水滴筹”的广告,自称业务员、咨询师、老师的“水滴筹”员工也活跃在各大医院,并能精准找到“目标客户”。有网友表示,“水滴筹”的目标群体多为患者及家属,其咨询师经常到病房找家属或患者推销“水滴筹”,甚至部分医院出现“扫楼”现象。他们怎么进病房的?“水滴筹”咨询师和医院是什么关系?
一位网友说,“水滴筹”的员工每天都在各家医院ICU病房门口拉募捐。
网友“无奈”也表示,有的业务员每天都往各大医院跑。另一位网友反映,他的母亲之前在医院住院,莫名其妙接到电话,询问是否需要筹钱。“我说不出话来。我想知道。我刚刚住在上院。他们从哪里弄到我的电话号码的?”
“水滴筹”平台:
非公益组织
在大家的印象中,既然是网络募捐发起的,就应该是公益组织发起的。不过,不少网友有疑问,“水滴筹”是什么机构?网友“胡同”表示,不清楚“水滴筹”是公益组织还是营利性企业。
记者首先从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主办的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查询,并未发现“水滴筹”。记者还通过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查询发现,“水滴筹”隶属于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
10日,“水滴筹”平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水滴筹”并非公益组织,而是水滴公司的公益业务部门。“水滴筹”为大病患者提供了一个筹款工具,让他们通过这个工具获得帮助。也就是说,“水滴筹”本身并不是公益组织,而是一个线上平台或工具,很容易被公众误解为公益组织。
工作人员声称:
不一定要按照慈善法的要求来操作
有网友提问:“如果不是公益组织,是否允许收取服务费?”据“水滴筹”平台介绍,自成立以来,“水滴筹”旨在为大病患者提供专业筹款服务,五年多来持续补贴大病患者平台运营成本,平台运营压力较大。为维护平台稳定运营,“水滴筹”自今年4月7日起在部分试点城市试运行,向筹款人收取平台服务费,用于平台持续运营发展。平台服务费收费标准为单个集资项目提现金额的3%,单个集资项目最高不超过5000元。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提现金额作为支付通道费。
同时,平台工作人员还
反复强调,只有在发起集资提现前告知并征得集资人同意后,才会收取3%的服务费。平台收取服务费不以营利为目的,只为保证平台持续健康运营。经过内部认真核算,收取少量服务费,以覆盖平台部分运营成本。“发起的‘水滴筹’是个人求助,属于关系上的民事赠与合同关系,不属于慈善法的募捐范畴。”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它既不是募捐,也不是公益组织,没有必要按照慈善法的要求来操作。收取3项服务费不违反企业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存在需要其审批的行政主管部门。
滴屑
不要把公益当生意
《生活报》首席评论员荆伟
近年来,很多人都能看到“水滴筹”的刷屏。我以为这也是一件好事。我们有“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如果有公益平台牵头牵线搭桥,为急需帮助的人和家庭提供帮助,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但时至今日,无论是“水滴筹”的资质背景,还是充满商业气息的各种操作,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问题:做的是公益还是商业?
我们看到,哈尔滨一女子从15楼坠下受伤后,“水滴筹”业务员“主动”找到伤者家属,“劝说”他们发起网络募捐。他们如何能如此“快”“准”地找到伤者,并在疫情期间医院的重重防范下进入病房?而又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们如此积极主动?以至于他们不经审查就急着发起捐款?
都说冲不是买卖,“水滴筹”是冲着找病人、找伤者。不仅有推销员,还有医院门前贴的广告。你觉得呢,他们好像都在做生意卖东西?
当我们看到“水滴筹”要向急需用钱的被救助者收取3笔服务费时,不禁要问:这真的是“急别人之所急”,还是在别人的床前“收自己的会员”?如果是这样的话,真的是两者兼而有之
消耗了被救者的痛苦和施救者的爱心。这不是雪中送炭,这是浑水摸鱼!
虽然‘水滴筹’声称自己不是公益组织,但发起的募捐并不属于慈善法的募捐范畴。但从其一系列商业味浓厚的操作来看,更像是修栈道助人为乐,为自己谋利而将旧仓变黑。
更让我们无法理解的是,声称自己不是公益组织、发起募捐,并不是慈善募捐的“水滴筹”,而是总是告诉人们,自己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一件事:慈善救助。
法国思想家孔多塞说:“仅仅做好事是不够的,必须以好的方式去做。”你可以用商业的方式做好事,但你不能把好事变成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