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时,袁隆平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明德堂举行。数万人排队,自发前来送别袁隆平院士。送别人群在留言中表达了对袁老的缅怀和感谢:“我们会好好吃饭的!我也会好好学习的!”斯人已逝,精神不朽。这位来自泥土的追梦人,终将在白云中安心归家。
继往开来,志存高远
袁隆平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在a股市场,还有一家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公司--隆平高科,这也是第一家以著名科学家名字命名的上市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成立于1999年,2000年上市。是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名字命名、袁隆平院士担任名誉董事长的高科技现代种业集团。公司业务涵盖“种业运营”和“农业服务”两大体系。目前已建成全球商业化育种体系和国际先进的生物技术平台,研发团队500余人,试验基地总面积近7000亩。主要农作物种子研发创新能力居世界领先水平。
秉承利益共赢的精神,隆平高科还成立了隆平公益基金会,在农业领域开展相关慈善行动。“救灾复产”计划帮助大量农户抵御了自然灾害风险;同时,公司积极开展援外农业培训和援外项目合作。截至目前,已为亚非拉6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农业技术人才5000多名,承担国家对外援助技术合作项目10多个,为世界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出于推广杂交水稻和继续科研的考虑,袁老同意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家企业。首先,2000年隆平高科上市时,袁隆平已步入古稀之年。不再担任首席专家后,科研经费也减少了,隆平高科承诺提供经费保障科研;其次,杂交水稻想走出国门,
在国外试点的时候,10个实验点花了500万元,而我当时没有那么多钱。如果隆平高科有钱上市融资,杂交水稻的推广还可以继续。
隆平高科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袁隆平个人持股1万股,在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排名第8位,袁隆平还曾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法定代表人。
可以说,袁隆平是隆平高科技事业的引路人、精神的播种者、文化的奠基人。袁老逝世后,隆平高科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悼念,表示公司将深刻继承袁隆平院士“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伟大遗志,努力实现将杂交水稻技术推向世界,以农业科技创新造福人类的崇高梦想。
那些以经营者命名的A股公司
与路易威登、梅赛德斯-奔驰、丰田等海外品牌相比,以创始人命名的中国上市公司寥寥无几。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谦逊低调的性格使然;反观刚开国的那几年,那些国货味道十足的名字,与国外品牌相比,听起来并没有那么高大上。为了符合公众的传统心理认知和定位,不少A股上市公司也选择披上充满翻译意味的名称。
但在中国古代,以姓氏命名的企业非常普遍,很多延续至今。如a股上市公司马应龙,由马应龙在明朝嘉靖年间创立;还有张裕A,创始人是清末民初华侨张振勋。
在新创企业中,除了隆平高科,还有一些企业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在企业招牌上打出创始人或亲属的名字。
张兰生与兰生股份
兰生股份的名字来源于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张兰生先生,这也是我国第一家以经营者命名的国有企业。张兰生干了“一辈子”
外贸员,曾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三等秘书,回国后一直在外贸系统工作,最终成立了兰生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即上海文体用品进出口公司。
据介绍,从“文体公司”到“兰生公司”,改名并不是张兰生最初的愿望,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接受采访时,张兰生说,名字就是企业的“招牌”,今后没有退路:“组织给了我很多荣誉,我只能努力工作。”
李登海与登海种业
李登海,1949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后邓村,作为农民发明家,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这让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企名网。30多年来,先后育成80多个高产玉米新品种,6次创造和刷新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他主持选育“冶单”系列玉米新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选育出“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种,成为我国主推的跨世纪品种。
吴以岭与以岭药业
吴以岭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中医络病学科奠基人和带头人,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医络病研究与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吴以岭创办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遵循中医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设为指导、以治疗方剂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的学科规律,借鉴现代高新技术,以理论原创性带动具有临床疗效的新药研发,形成了“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的中医药创新发展模式。2011年7月28日,以岭药业登陆国内a股市场,吴以岭成为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之后,又一位身家过亿的院士。
温北英与温氏股份
温氏股份创始人、集团首任董事长温北英
1983年,温北英带头发起提案,与儿子温鹏程等8人出资1000元,成立了奇竹牧业合资公司。后来,温鹏程大胆创立了“公司+农户”模式雏形,业内称之为“温氏模式”。经过近40年的发展,温氏股份从一家养鸡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以养鸡、养猪为主,养牛、养鸭为辅,动物保健品、食品加工、有机肥产业、粮食贸易、农牧装备为产业链配套的10大业务体系的现代农牧企业集团。
陈光伟与光伟复合材料
从一根不起眼的鱼竿起步,成为国内碳纤维产业化龙头企业,陈光伟带领光威复材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碳纤维的垄断地位和技术装备封锁,带动我国碳纤维产业从无到有发展。据说创始人陈光伟爱钓鱼,但只有日本优质鱼竿有碳纤维,他要自己研发,是“技术宅”里的顶流。
陈克明与克明面业
克明面业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克明从1984年开始从事挂面生产研究。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国内挂面行业龙头民营食品高科技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挂面的研发和生产,产能、销量、市场占有率在全国挂面行业名列前茅。2012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始终专注于高端挂面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相识不忘”,“陈克明”品牌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