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珠峰高程测量项目外业工作已接近尾声,国测一大队首批队员也于日前凯旋,但珠峰东侧仍有极少量的基础测量工作。目前,仍有很多交汇测量队队员在珠峰地区默默坚守。从3月2日开始,他们已经在高原上奋战了3个多月。
图/国测一大队提供
交汇测量组西荣交汇点、三上西荣组长程璐,被其他队员戏称为新一代“高原牦牛”。据国测一大队办公室主任任秀波介绍,相对而言,西荣点是所有交会测量点中难度最大的一个。当时,当二营营长韩朝斌正在苦于分配任务时,程璐主动请缨前往西荣最困难的测量点,每天挤在简易帐篷里,化雪喝水,反复吃方便食品。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测绘任务,毫无怨言。
李可在本次珠峰高程测量中负责高程导线、GNSS测量和III7点交会测量。他先后5次前往海拔5700米的III7,帮助重力测量队向东荣5800米营地运送仪器设备。他多次前往中荣、西荣,被队友们亲切地称为“向导”。“向导”二字在高空是一个很高的称谓,意思是有他在,救命的概率要大得多。
东融2路口测量组、天文测量组组长李飞展带领年轻队员孙文亮日夜坚守,只为测量珠峰天空中的星星。由于珠峰气候变化快,在架设仪器时依然满天星斗。当他们在夜里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星空被云层遮挡。即使运气好,遇到满天星,他们也要整夜不停地观察星空。
东荣3交会测量队队长谢敏在本次珠峰测量项目中负责东荣3点高程导线、GNSS测量和交会测量。他的父亲谢中华曾是国测一大队的退休驾驶员。他在珠穆朗玛峰测量时去世了。因测区工作繁忙,谢敏没能回西安送父亲走到底
搭车。他强忍失去父亲的悲痛,坚持在测区辛勤工作。他总是赶着上班,希望通过忙碌的工作,让自己没有闲暇时间去想父亲的去世。身边的队友知道他不舒服,但不知道怎么引导他。他们只能看着他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调整。
重力测量组组长石志刚不仅完成了珠峰加密重力测量,还完成了海拔5200米至6000米全部6个交点的重力测量。带领其他队员在海拔6500米完成重力测量时,遭遇了能见度只有几米的暴风雪,所幸平安无事。据了解,他是本次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唯一走遍所有交会测量点的人。
刘泽旭是“检测三代”,爷爷、父亲都是国家第一检测队的老队员。此前,他从测绘队员转岗为驾驶员。在这次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他从驾驶员转岗到后勤保障,负责二营队员的饮食和所有物资的调配管理。“珠峰肉夹馍”出自他之手。报名珠峰高程测量时,他主动请缨:“我可以开车,也可以参与具体测绘,最不济我还是二级厨师,能做好队员们的饮食,只有吃得好,才有力气工作。”如约实现了参加珠峰测量的梦想,为队员们做好饮食保障,二营物资管理井井有条。
如今,国测一大队交会测量队的这些队友们还在珠峰东侧基础测量的收尾工作中,没有返回西安。除了上述几位,还有很多默默奉献的队员也坚守在珠峰地区。当我们庆祝珠峰登顶测量取得胜利的时候,请记住那些还在坚守的人们,等待勇士凯旋,期待你们归来。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康巧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