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宝娃开出生证明,把她的名字打错了。宝妈看完后立马表示不改!
王女士和丈夫今年盼来了期盼已久的宝宝,两人都希望能给新宝宝起个响亮的名字。苦思良久,他们决定给宝宝取名“赵林”。不料,医院医生在办理出生证明时,误将“林”标注为“木木”,“赵林”一下子变成了“赵木木”。
王女士的丈夫见状急了,赶紧想让医生换回来。王女士见状,一把拉住丈夫,当场决定,孩子就叫“赵木木”。原来,王女士发现“赵木木”这个词听起来比“赵林”更朗朗上口,“木木”暗含“林”的本义,可谓一举两得。
像王女士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很多家长都愿意给孩子起一个更好更有意义的名字,因为在家长眼里,名字不只是简单的文字,而是家长寄予孩子的殷切期望。但现在很多初为人父母的人在给孩子取名时会步入一些误区:
1.过分追求美名
90后如今已成为新一代父母的主力军。在互联网上长大的90后,给孩子起名字时过于看重发音好不好,而忽略了名字中蕴含的意义。因此,有人戏称,90后孩子的名字带有浓浓的琼瑶剧风格,梓、韩、颜等字眼出现频率非常高。
有的家长甚至用食物名作为孩子的名字,称孩子为“西瓜”“糯米”等,或者用当地方言给孩子取名。这样的名字乍听起来很有趣,但真的很难考究。父母可以用这些作为孩子的昵称,但用它们作为大牌则是考虑不周的。
2.我喜欢用名人的名字
企盼企名网龙、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最大的期盼。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历史上的名人一样出类拔萃,所以干脆用名人的名字给孩子取名。但是这些名人的名字可能并不适合孩子们
,还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让孩子心疼。
更麻烦的是,如果家长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用一个臭名昭著的名人给孩子取名,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大方大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没必要做“某某第二”。父母与其照搬有名的名字,不如用心给孩子起一个独特的名字。
3.两个孩子姓氏不同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女权意识的兴起,很多有二孩的父母为了追求双方老人的心理平衡,会让大宝随父姓,二宝随母姓。这表面上看似公平,实则无形中会导致双方老人更爱这个随姓的孩子,反而会影响子女之间的感情。
此外,不知情的外人听说这两个孩子姓氏不同,可能会误解为这个家庭是重组家庭,产生不必要的猜测和联想。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或孩子很可能在很多场合不停地解释两个孩子形态不同的原因,这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麻烦。
名字是一个人进入社会的名片,是孩子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好名字可以让孩子在第一次社交时脱颖而出,而坏名字会引起很多问题。因此,每个家长在给孩子取名时都要三思。那么,家长给孩子取名要注意什么呢?
4.尽量避免生僻字
很多父母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不希望孩子的名字和别人的一样。他们煞费苦心地翻遍了各种字典,终于找到了一个对孩子有美好寓意的不寻常的词作为名字。这样的生僻字虽然避免了重名,但一方面孩子写名字太麻烦,另一方面在考大考、买房时也会遇到电脑系统无法识别生僻字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5.关注孩子的性别
网上曾有一个话题:有一个与性别不匹配的名字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近万名网友在帖子下吐槽名字带来的困扰。如果一个女孩太男性化,
名字往往会被不熟悉的人误认为是男孩,有女性化名字的男孩长大后很可能会被同龄人嘲笑。
因此,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家长在给孩子取名时要充分考虑性别因素。如果孩子没有出生,最好有两个名字,一个女孩,一个男孩,或者取一个中性的男女都适合的名字,让名字和孩子的性别相匹配。
6.笔画不要太繁琐
当孩子开始学习写字时,他们肯定会先学会写自己的名字。这时,那些名字和笔画特别复杂的孩子就遭殃了。别人很快就会写出自己的名字,他却记不住了。比如,名字里有“一”“丁”两个字的孩子,会因为笔画复杂而害怕写字,甚至对学字失去信心。
内容提要:名字是一个人的重要代表符号,也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重要名片。一个好名字能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而一个坏名字则会给孩子的成长过程留下不愉快的经历,甚至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努力让孩子的名字成为他人生中一张独特的名片,充分体现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