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付碧晨闫学东北京报道
近日,新浪旗下一家P2P平台成功转型为小贷公司。
10月22日,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江西东方融信科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原江西东方融信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试点转制为全国性小额贷款公司的批复》,同意江西东方融信科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依法转制为全国性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抚州新浪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具体名称以市场监管部门核准为准)。其经营范围包括:发行网络小额贷款;与贷款业务相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
7张牌照,P2P积极转型
天眼查显示,江西东方融信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网贷投资中介平台e贷通。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新浪新媒体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5。
根据江西省金融管理局的批复,东方融信转制后成立的抚州新浪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及实缴货币资本),大股东为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99。
新浪在金融领域布局广泛。《华夏时报》记者从新浪了解到,新浪目前拥有7张金融牌照,分别是第三方支付、基金代销、消费金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融资担保、保险经纪。新浪财经官网显示,新浪财经目前拥有微聚未来、德领智选、仓石基金、财富管理平台等业务线,涵盖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两大业务。
在P2P领域,除了东方融信运营的易e贷平台外,新浪还运营了微财富、新家金融(原房金所)等平台。不过,目前新居金融已停止发标,微财富也于2019年6月正式关停。
随着P2P行业洗牌,转型小贷的东方融信似乎找到了出路。
金融越来越普及
是新浪新的增长点
“现在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金融作为盈利模式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新浪微博通过流量广告变现增长乏力,可能需要在金融方面寻找新的增长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今年9月,新浪(Nasdaq:Sina)公布的第二季度收益显示,净收入同比下降5亿美元,而非公认会计准则净收入同比下降5亿美元,同比下降1.按年汇率计算5%。广告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10亿至1亿美国元。2020年第二季度,非广告收入为美国亿美元,增长16。5%来自去年同期的美国9940万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非GAAP非广告收入为美国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美国9680万美元增加1780万美元。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主要由于新浪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增加。
回顾新浪近两年的财报数据发现,2019年,新浪金融科技净收入为美国亿美元,明显高于2018年同期的美国亿美元。可见,金融科技对新浪业绩的贡献越来越大。
新浪小贷业务发展前景
那么,未来新浪小贷公司的发展前景如何?
显然,无论是开展小额贷款还是其他金融服务,新浪最明显的优势就是互联网流量。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新浪作为互联网巨头公司,流量优势显著,此前新浪的微博也做过贷款相关导流,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流量优势也是互联网企业涉足金融的常见切入点。“大型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涉足金融行业,如蚂蚁集团、京东数科、字节跳动等,它们的优势在于庞大的流量基础,新浪微博流量大、用户活跃度高,用户群体与互联网小贷客群相当吻合。
因此,新浪在获客、配客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盘和林告诉记者。
不过盘和林也强调,线上小贷依靠的不仅仅是流量,更多的是公司真正的金融科技实力。“网络小贷本质上是金融业务,最终取决于风控能力。能否基于数字化能力打造金融服务,是新浪小贷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
此外,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新浪能否在网络小贷领域杀出一条血路,取决于他们的管理团队,以及地方政府能否支持网络小贷,与打造一些消费场景有关。”
严监管下,小贷须合规发展
2019年,《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为P2P平台指明了一条转型小贷公司的路径。
欧阳日辉表示:“网络平台向小袋转型是一种可行的转型模式,但能转型的P2P并不多,针对小贷公司的监管政策高层也一直在探索,小贷公司未来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同时,他也指出:“P2P转为网络小贷后,接受金融监管,再纳入征信系统,P2P平台才会看到曙光,毕竟平台所剩无几,如果P2P没有太大问题,转为网络小贷公司还是有可能的。”
然而,这条转型之路并不容易。
苏筱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小额贷款是网贷平台向持牌机构转型的常见方式,其他方式还包括消费金融公司。但相对而言,小贷门槛较低,转型为小贷公司可以充分发挥网贷平台在资产端积累的资源和风控优势。但在资金端,由于P2P网贷平台此前吸收个人资金,转型发牌后有杠杆约束,因此获得资金成为转型后的难点。“
“如何在监管要求下实现盈利,是P2P平台转型小贷的关键
关键话题。盘和林表示,未来监管不会放松只会加强,公司必须合规经营,以适应监管升级。
可见,除了满足金融科技的要求,新浪小贷业务还要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环境。
2017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立即暂停审批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要求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不得批准新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批准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此后,网络小贷监管不断加强。
今年春季,多地开展小额贷款清理整顿。例如,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下发多个通知,对全省小贷行业开展清理规范活动。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也呈萎缩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