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习惯用头衔称呼皇帝。古代帝王的封号是怎么来的?
原题:人们习惯用头衔称呼皇帝。古代帝王的封号是怎么来的?
在中国古代,帝王从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到清代溥仪末年。“年号”一词是汉武帝发明的,即汉武帝以前没有年号。
以封号称呼帝王的方式自古有之。从汉武帝开始,他使用的第一个年号就是“建元”,用了六年,才形成了一个制度。历代帝王在遇到“天降大吉”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时,通常都要更换年号。一个皇帝用的年号少则一年,多则十几年。明清以前,几乎所有皇帝在位时都有多个年号。资料显示,唐高宗和武则天都有14年之多。
那么标题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意义呢?年号的字数一般为两个字。还有少数三字、四字,甚至六字的人。如王莽的《开国记》、武则天的《天万岁》、西夏敬宗的《天赐礼法延》等。有的年号是根据两个前代年号合并而成的,如贞观开元的贞元、建隆绍兴的隆兴、淳化雍熙的淳熙、绍兴淳熙的绍熙、法庆历元五世的庆元、开宝天熙的开熙等。
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象征,称为“封正朔”。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称谓,这被认为是附庸和臣服的象征之一。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国分裂时期。
年号发展到明清时期,大多数皇帝每人都有一个年号,所以后世以年号作为皇帝的年号,如永乐皇帝、雍正皇帝等。如果先帝年中去世,继任者仍沿用当年年号,新年后改元。如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卒,朱高炽八月即位,以次年为弘熙元年。
年号象征着两层含义,一是有意义的事件,二是时间概念,如汉武帝的建元元年、建元二年、建元三年……官方和民间记录重大事件时,都采用年号加时间。
至于为什么?其实也很好理解,年号就是时间的概念,比如朱元璋,很多人叫他洪武帝。因为古代帝王的禁忌是非常神圣的,谁也不敢得罪,如果名字里有什么类似帝王禁忌的话,就必须改。比如唐朝有个名人叫许世基,他战功赫赫后被赐姓大唐,改名李世基。后来,为了避免李世民的忌讳,他把名字中的“天下”二字去掉,改名叫李密K,即使说“朱帝”也不合适,只能妥妥地叫“洪武帝”!
如果你经常读《二十五史》,可以看到书中很多地方都是以年号加皇帝号来称呼皇帝的,特别是清代。也有可能是称谓过长,简单地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留下你的评论!
本文为本人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