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有赞创始人兼CEO白亚发内部信称,有关部门已批准中国创新支付公司()以55亿股股票换取有赞51的股票。白鸦表示,上市大大提升了有赞品牌的公信力,资本市场也给了有赞更好的融资手段。
历时22个月成功借壳上市
事实上,早在20年(22个月前),有赞就找到中国创新支付洽谈合作事宜,后来进一步谈及双方合并事宜。
2017年3月,中国创新支付发布公告,首次披露收购有赞51股份的计划。
2018年4月13日,中国创新支付再次发布公告,将采用“中国有赞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公司中文名称,这也被解读为有赞借壳上市完成。
2018年4月18日晚间,中国创新支付发布公告称,已根据买卖协议的条款及条件完成收购有赞51股权。
据悉,本次交易完成后,有赞随即成为控股中国创新支付的“大股东”,正式完成借壳上市。有赞创始人白鸦也成为中国创新支付第一大股东!截至昨日收盘,中国创新支付每股价格为港元,这意味着有赞市值已突破60亿港元。
“微信生态第一股”
有赞成立于2012年,前身为“口袋通”,被誉为中国版Shopify。目前,有赞已发展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移动零售服务商。有赞将自身定位为2B SaaS(软件即服务)公司,旨在互联网冲击下“赋能连接”业务。有赞提供虚拟批发零售相关的各种线上线下解决方案和服务。其交易系统包括赞微商城,帮助商家开通网店,链接微信、微博等移动流量平台。除了有赞微商城,针对大公司之间、不同行业之间集中的定制化需求,有赞还在细分领域推出了有赞零售、有赞餐饮、有赞行业等SaaS工具
.
今年初,白鸦透露,有赞旗舰产品有赞微商城在2017年Q2已实现盈亏平衡,Q3进入大规模盈利状态,Q4开始持续盈利。另外两大旗舰业务产品有赞零售和有赞行业,很可能在2018年底实现持续盈利。
时至今日,在有赞成立的第六个年头,相比无人值守、人脸支付等零售体验,有赞在底层变现、渠道把控、会员营销等方面的贡献并不容易被大众直观感受到。一些注意到有赞的消费者在购物时无意中看到页面下方的灰色小印:“有赞提供技术支持”。
这也符合乌鸦有赞的定位,在白乌鸦的规划中,有赞将为越来越多隐秘场所的商户提供服务。不过,白鸦并不担心顾客找不到有赞。在服务B的逻辑中,优质服务带来的口碑效应能够保证稳定的获客,这足以成为有赞在新零售领域立足的关键壁垒。
1+1>2的合并
除了借壳成功进入资本市场,有赞与中国创新支付结合,一个带支付牌照,一个带业务,也堪称强强联手。
中国创新支付业务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提供预付卡业务、提供乘客相关业务、提供第三方支付系统解决方案和销售一体化智能销售点设备。天眼查资料显示,该公司于1999年8月17日在百慕大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4月14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2011年,经香港联交所批准,中国创新支付公司名称由思乾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创新支付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交易简称正式更名为中国创新支付。
央行收紧支付牌照发放后,现有的支付牌照企业成为稀缺资源,市场交易价格甚至高达十几亿元。
根据2010年6月
7月21日,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分类后,第三方支付业务主要分为网络支付、预付卡发卡受理和银行卡收单三大类。其中,网络支付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据统计,截至2018年2月6日,全国可发行和受理预付卡的企业共有149家,可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的企业有110家,可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的企业有61家,可开展手机支付业务的企业有48家,可开展固定电话支付的企业有8家,可开展数字电视支付的企业有6家,可开展预付卡受理业务的企业有5家。
8月,央行明确“一段时间内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支付机构”,牌照的稀缺性进一步凸显,牌照交易价格一路上扬。根据央行官网此前公布的第五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结果,21家机构成功续展,4家支付机构未续展。至此,在五批支付牌照换发后,央行累计注销28张支付牌照,剩余243张支付牌照。
中国创新支付集团是一家拥有线上支付牌照、线下预付卡牌照和线上预付卡牌照的香港上市公司。有赞和中国创新支付的结合,所谓一个有支付牌照,一个有业务,是强强联手。
对于有赞来说,不仅能有效解决合规,还能在自身生态圈内保持整个资金循环的闭环。此外,中国创新支付集团拥有的各类支付牌照,不仅对有赞现有业务具有重要价值,也有助于有赞拓展国际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