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简单的估值教训,因为大多数公司相信满负荷运营,即增加杠杆
例如:
你自筹100万元,开了一家火锅店(包括前期设备投入、装修费用、加盟费用等),收入20万元(生意很好),每月支付5万元,包括人员工资、食材、水电费、推广费、房租,每月纯收入15万元,半年左右就能收回投资成本。但由于业务意外成功,不到4个月,银行账户已经到账60万元。你让钱躺着吃银行利息吗?
你让你的旧财富来给你算算。按照目前的经营模式,每家门店基本都能在一年内收回成本,实现净利润。月IRR(内部收益率)已经达到,这意味着只要月利率不高于这个数字,就可以通过向银行贷款实现业务扩张,进而实现财富增值!如果让60万躺着不动,用现金效率不是很低吗,于是抓紧时间向银行贷款45万元(一年期,利率6,按月还本付息),加上账上55万元现金,合并开了第二家店:
成功真的可以复制粘贴。经过半年的经营,你发现它还是很成功的,利润还是那么高。大约3个月后,你发现账户上的钱有1万多元。即使借了贷款,你的第二家店还有IRR,借款的年利率只有6,而且只有月息。你的IRR仍然远远高于利率。你期待这样继续下去,可以延续成功的传奇:不断借钱,加杠杆,爱拼才会赢!
因为你在银行的信用好,银行给你的授信额度放大,贷款利率降到5,所以你一口气贷了55万元,加上账上的45万元,然后又开了一家店!
这家商店继续复制你目前的成功。如果一切顺利,你预计初期投资100万,不到一年半就能赚390万。三家店都收回投资成本,你期望永远这样下去,所以你不断地借款,不断地
开店,直到某家店的IRR基本等于月放款利率!
当然,这一切都是美好的梦想。现实中,黑天鹅是2020年2月来的。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你的第一家店和第二家店都将因封城而停业。没有更多的收入,你的梦想止步于第二家店,每月仍要支付第一家店和第二家店员工的基本工资和房租。第二家店的利息还得付,你所有美好的计划都被打乱了。你会发现上个月账户的损失越大,每个月银行账户里的钱就越少。如果5月份不能复工复产,甚至会面临无法支付每月银行货款的窘境,濒临破产。
你是火锅天才,做的火锅客人宁愿吃一锅菊花脓;你是商业奇才,可以实现远超同行3倍的利润率;你是一个财务专家,你所有的扩张计划都是无缝的、理性的;就连你的杠杆也相当保守(用于扩张的自筹资金比例始终在50左右),但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也不是你的错。人生也!
人生就是这样,即使你做对了每一件事,你也无法抗拒上帝的旨意!
这也是海底捞停工两个月后面临巨大资金压力甚至破产危险的原因。
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一切归咎于老蔡。毕竟,谁叫他给你介绍这么高周转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