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展台,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结束的第二天,一位机灵机敏的摔死青年制作的福州油纸伞被大多数人关注。1986年出生的他,虽然学的是电子工程专业,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在做这样一件“古典”的事。
闫磊是这个帅哥的名字。无独有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福州油纸伞进入了他的视野。朋友们提出定制雨伞,并提出相应的想法。于是闫磊和制伞师合二为一,师傅说你要求这么多,你自己也学好了。“民宿刚流行的时候,有朋友托我到福州买油纸伞装饰他们的民宿,说在网上看到福州油纸伞,质量不错,但我在市场上买不到,最后从父母那里找到了制作油纸伞的师傅。”闫磊说。
2010年,一家“坊巷书生”的油纸伞工作室在南后街亭亭玉立,他有了摊位。沿袭100多年的老工艺,是他的制作方法。棉线得绕圈,桐油得一遍遍刷。一批200把油纸伞时间稍长,需要20多天。而且天气不好,还得再长一点。“这个工作紧急,得慢慢来。”
“福州三宝”,90后福州人听过。牛角梳和脱胎漆器错不了,但第三件永远会被说成是寿山石。王审知入闽时,带来了油纸伞的史料记载,油纸伞不仅有上千年的历史。“我想让被福州人遗忘的油纸伞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是伴手礼,试想一下,每年三四月份,雨季来了,路人都打着油纸伞,那是何等的风景啊!”他的表情洋溢着希望。
严磊做的是油纸伞生意,父亲是反对的。他们质问严磊:“你确定赚到钱了吗?你确定大家都需要吗?”闫磊信誓旦旦地说,“我的伙伴们现在都不干了,第一年一直在赔钱,承受不了来自家人的压力,只有
我坚持了下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开始慢慢赚钱。与在电子厂流水线上工作的同学相比,我觉得我做的事情有趣得多,也有意义得多。“
附在南后街的一排铜像旁,有一个展示油纸伞的摊位,这就是严磊的。游客可以免费用油纸伞拍照留念。严蕾说,“我没有做任何广告推广,他们会把最美的笑容、福州最有特色的油纸伞发到朋友圈,这就是最好的推广。”
有一颗心的人永远不会失望。闫磊的油纸伞生意越做越火,5年后,他开了一家市值800万的公司。闫磊说,坚持自己,何愁不成功?
本文来自创业小哥,经创业家族授权,略有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