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红塔集团,你会想到什么?除了红塔山、玉溪、阿诗玛、褚时建,你还知道什么?如果我告诉你红塔集团还造车,你能相信吗?红塔集团造的车是蓝箭汽车,曾经叫西南五十铃,现在蓝箭汽车变成了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唯一剩下的与蓝箭有关的,可能就是别名蓝船下的那辆不同字眼的皮卡了。
蓝箭一开始也是兵工厂。建于1966年,命名为“9807”厂。早年为陆军生产62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后来,上世纪80年代,一场军转民运动滚滚而来,9807厂成为这股洪流的一部分。
1980年9807厂第一代130型轻卡试制成功,
经过三年的测试和改进,蓝箭130于1983年正式投放市场。同年12月,9087厂正式更名为云南蓝箭汽车厂,开始专业生产轻卡。
从当时的照片可以看出,蓝箭汽车厂在山里,虽然经过改造,但仍能看到三线军工厂的影子。
创业之初,蓝箭和当时大多数厂家一样,生产的130款车型满街都是。但随着1983年北汽与克莱斯勒的合资,国内车企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蓝箭也不例外。蓝箭开始引进五十铃技术,并获得五十铃品牌授权。当时中国江西有五十铃,所以蓝箭当时生产的五十铃汽车也被称为西南五十铃。
不过,由于五十铃当时只为蓝箭授权了N系列双排轻卡,因此根据蓝箭当时推出的N系列开发的其他车型普遍使用蓝箭的商标或西南商标。
至于为什么用西南商标,也有一个故事。1989年,为增加当时军车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西南军工局充分践行先进带动后进帮扶三线军工企业的思路。“
摆脱困境“联合云贵川渝军车企业成立”西南轻型车合资公司“,正是在这个时期,蓝箭引进五十铃技术,所以当时蓝箭五十铃被称为西南五十铃。
1992年,大锅饭西南合资公司意外解体,蓝箭却亏损2亿多元,负债1亿元。有关方面不忍心看到蓝箭倒闭,于是找到了老玉溪卷烟厂;与玉溪卷烟厂合资组建了云南红塔轻型车有限公司。
1987年,成为全国同行业第一家的玉溪卷烟厂,此时已相当富裕。这是你我之间的绝配,只是当时蓝箭的洞太大了。仅这1亿元贷款每年向银行支付的利息就接近8000万元,还不上账。此外,蓝箭还要推出与香港和台湾合资的亚标乘用车项目,这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的项目。
慢慢地,红塔集团失去了耐心。1996年,褚老也把红塔集团搞垮了,他更不敢花钱搞。1997年3月20日,云南省委、省政府与一汽协商,将蓝箭厂部分资产无偿划转给一汽,成立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由一汽控股,独立行使经营权。
一汽红塔的成立,不仅填补了一汽集团在西南轻卡领域的市场空白,也解决了蓝箭长期巨额亏损给当地带来的资金压力。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亚标乘用车项目半路夭折。毕竟,当时一汽在乘用车市场风生水起,无法为自己打造一个竞争对手。
1999年9月,第一辆解放商标轻卡打开了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厂的大门。从此,蓝箭成为了一个站在一起默默付出的铸造厂。
蓝箭工厂虽然没了,但蓝箭这个名字仍被人们深深铭记。
随后,一汽通用红塔云
南方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成立后,将下线的T340皮卡命名为蓝船,我想这也是对那段激情岁月的纪念。
你碰过蓝箭的车吗?还记得你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吗?
感谢您的收看,祝您一切顺利。
我是一个专门讲汽车圈各种老故事的锤子。想看哪些品牌故事,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