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概况
1.历史沿革
海淀区以区政府驻地海淀镇命名,正如丰台区以区政府驻地丰台镇命名一样。在古代,海淀镇是一个浅湖。它曾被命名为丹棱(Leng)Líng,后来被命名为海淀。元代已成村。至明代,水面仍大,有“十里荷花回海淀”的诗句。最初开发海淀的人在湖边定居,因此以“海淀”为地名。历史上也曾错写成“海淀”或“海淀”。元初学者、政治家王允Y U n(1227-1304年,字中牟,丘建,今潍州路吉县人/卫辉市人)作《中堂史记》:“中通元年,出开平,1月5日送燕京,宿宣北国。六日午,海铺离京二十里。”这是关于海淀地名的最早记载。《日下旧闻考》卷三十七:“海淀,今海淀。”
《历史地图集》《河北通志》《吉府通志》等记载,海淀区辖区在商代和西周初年属于吉国;西周中晚期和东周,燕国吞并蓟国,海淀区属于燕国。秦属广阳郡吉县。西汉属燕国蓟县(燕县、广阳州、广阳县)。
583年,隋朝灭亡天下郡县,实行州县两级制。废除燕县,各县直辖幽州。607年,隋朝改州为县,废幽州,置卓郡。618年,唐朝停县置州,故废卓郡,重置幽州。
627年,唐朝分十道(类似汉朝的国务秘书处),为监察区域,幽州属河北道。733年又分为15路,河北路不变,设常驻官(采访使/观察使),形成路、州、县三个行政区。
705年,我们在边疆建立了我们的时间;713年,我们的时间被设置为一个系统,我们的时间也被称为“道”(军事区),其他的“道”则是民事监察区或行政区。之后,边区各种“道”(民事监察或行政)的采访,逐渐使这个地方的民事监察或行政官职由我时(军事)兼任。
我们的时代变成了一个拥有军事、行政和监督权力的方形城镇。742年改废州为县,幽州改称番阳县。756年,唐朝分为四十余路,政区与军区基本融合,形成了藩镇割据政权。758年,改番阳县为幽州。唐末,刘仁公、刘守光占领幽州,于913年被李存胥攻毁。936年,后唐大将石敬虔为了夺取皇位,将幽州、云州等16个州割让给契丹。今北京在范阳郡、幽州属我们时代管辖,蓟城为隋唐幽州(卓郡、范阳郡)治所。
781年,在吉县西置幽都县(幽州市旧兖州谢)。618年,辽西郡改称兖州,治辽宁义县,管漠河人;623年南迁幽州城,737年迁昌平县东陶谷山陶峪口,781年废。海淀区分属幽都县、昌平县。938年,幽都县改名宛平县,属辽盐井路(南京路)西津府(幽都府)。1125年,金代将燕京路改名为南京路,后改名为中都路,又改名大兴府。元代将中都路改名为大都路,大兴府的名称不变。明代废大都路,大兴府改称顺天府。
1928年,海淀区分属北平市郊区、河北省宛平县、河北省昌平县。1949年1月,北平市第十八区在海淀镇成立。1949年7月,十八区与十六区(城郊四区,驻白云观)的一部分(航天桥西南阜外大街-罗道庄-定慧桥西南铁家坟以南)、十七区(颐和园西北东然村、蓝靛厂、青龙桥以西至温泉、南岸河)合并为新的十六区。不久,昌平县东北王地区的5个村并入新的第16区。1950年8月,郊区名称与市区相连,新的第十六区更名为第十三区。1951年,东划所辖展览路、礼士路,划归西单区管辖。1952年9月,第十三区更名为海淀区;同时,十四区清河
-朱坊(箭亭桥以北)-后八家-白燕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门)-明光寺-宛平县索家坟、北安河地区划归海淀区。1956年,三里河以东、北太平庄以东地区由海淀区划归西四西单区管辖;八大处乡由海淀区划入石景山区,后屯乡(西三旗以南)划入海淀区。1958年3月,昌平县东小口、永丰、上庄、苏家沱乡和石景山区田村、西黄乡划归海淀区。1958年9月,西黄村乡由海淀区划归丰台区(石景山区)。1963年12月,东小口乡由海淀区划归昌平县。此后,海淀区的管辖范围一直没有变化。
2.内部行政区划
1986年2月,青龙桥街道办事处成立香山街道办事处。1986年7月,青龙桥街道办事处西苑操场南区划归海淀街道办事处。1993年,甘家口街道所辖西三环以西、阜成路以北区域划归八里庄街道;八里庄街道管辖的阜成路以南、京密引水渠以东区域划归甘家口街道;撤销温泉乡,设立温泉镇,管辖范围不变。
1999年,海淀区新设花园路街道、西三旗街道、马连洼街道、田村路街道、上地街道。2000年末海淀区由:万寿路街道、永定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双榆树街道、学院路街道、中关村街道、海淀街道、青龙桥街道、清华园街道、燕园街道、香山街道、清河街道、田村路街道、花园路街道、西三旗街道、上地街道、马连洼街道、温泉镇、玉渊潭乡、四季青乡、海淀乡、东升乡、东北王乡、永丰乡、上庄乡、苏家沱乡组成,2000年末海淀区常住人口1万人。
2001年撤销四季青乡,设立四季青镇;在东升乡设立东升区域办事处,与东升乡实行“一套人两卡”
字“;在海甸乡设立万柳区域办事处,与海甸乡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撤销玉渊潭乡,所辖区域划归相邻街道办事处管辖。
2002年11月,海淀区机关驻地从湟源宾馆(国家行政学院东)迁至长春桥路17号。
2002年底,海淀区由:万寿路街道、永定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双榆树街道、学院路街道、中关村街道、海淀街道、青龙桥街道、清华园街道、燕园街道、香山街道、清河街道、花园路街道、西三旗街道、马连洼街道、田村路街道、上地街道、万柳区(海淀乡)、东胜区(乡)、温泉镇、四季青镇、东北旺乡、永丰乡、上庄乡2002年底海淀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万人。
2003年撤销东北旺乡、永丰乡,合并西北旺镇;撤销苏家坨乡、北安河乡、聂各庄乡,合并苏家坨镇;撤销上庄乡,设立上庄镇。2004年12月,曙光街道办事处新成立。
2004年底,海淀区下设:万寿路街道、永定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双榆树街道、学院路街道、中关村街道、海淀街道、青龙桥街道、清华园街道、燕园街道、香山街道、清河街道、花园路街道、西三旗街道、马连洼街道、田村路街道、上地街道、万柳区(海淀乡)、东胜区(乡)、曙光街道、温泉镇、四季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