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H股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也宣告海尔智家成为首家在上海、香港、法兰克福三地上市的公司,形成“a+D+H”的全球资本市场布局。上市首日,海尔智家以每股24港元开盘,截至当日涨至收报港元。
港股敲门,“海尔兄弟”终于合体
众所周知,海尔集团作为国内白电三巨头之一,此前长期拥有家电业务A股、H股上市公司平台。其中,A股上市的海尔智家,1993年上市;2019年,上市公司名称由“青岛海尔”变更为“海尔智家”。至于海尔电器,也于1993年登陆港交所。
2019年12月16日,海尔智家和海尔电器发布公告称,海尔智家正在初步商讨海尔电器私有化方案。
2020年7月31日,海尔智家发布公告称,拟以换股及现金交易方式对海尔电器进行私有化。根据交易方案,拟股东,即除海尔智家及其全资子公司外,其他参与交易的海尔电器股东将获得海尔智家新发行的H股作为私有化对价,换股比例为1:;此外,海尔电器将以港元/股的价格向计划股东支付现金。
协议生效后,海尔电器将成为海尔智家的全资子公司,从香港联交所退市;海尔智家将通过引进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上述计划股东将成为海尔智家H股股东。
从最初讨论私有化方案,到正式发布私有化方案,再到如今海尔智家通过新发行的H股吸收合并海尔电器全部股权,终于宣告了“海尔兄弟”的成功,海尔实现了智家业务板块的整体上市。
对此,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建锋表示,两家上市公司的合并,有助于提高内部资源的协同整合,消除内部同业竞争带来的资源
消费,同时优化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
理顺股权关系,消除同业内部竞争造成的消费
据了解,在海尔智家完成H股上市之前,两家公司的股权关系呈现交叉持股的局面。具体来看,海尔智家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或间接持有海尔电器已发行股份。海尔智家及其全资子公司共同持有海尔电器股份。
因此,实现H股整体上市,厘清海尔家电业务复杂的股权关系至关重要。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海尔智家在香港上市的新发行H股均为海尔电器上市公司原社会公众股东,未引入新股东。因此,交易完成后,企业性质及股权结构未发生变化,海尔集团仍为海尔智家的控股股东。
需要明确的是,经过私有化后,海尔电器于12月23日从港股退市,成为海尔智家的全资子公司。
事实上,除了股权,海尔智家还期望通过此次整体上市,减少内部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从而达到1+1>2的整合目的。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海尔此前业务布局的具体情况。
相关资料显示,海尔电器和海尔智家都是海尔集团交易家电业务的平台。海尔智家业务涵盖家用空调业务、家用冰箱业务、家用厨电业务和海外业务;海尔电器主要从事家用洗衣机业务和家用热水器业务。
私有化完成后,海尔电器将享受到海尔智家旗下冰箱、冷柜、空调等产品带来的更全面的产品品类,并提供各类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海尔电器原有的洗衣机、热水器、净水器等品类,也可以借助海尔智家海外业务平台加速国际化扩张。
更重要的是,当海尔智家与海尔电器在产品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等环节实现资源共享后,两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也将消除。相关数据显示,
根据以往记录,海尔电器70%的原材料、零部件和产成品采购自海尔智家。私有化后,这些现有的关联交易将被消除,有助于降低管理和合规成本,提振市场对扩张后的海尔智家集团的信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消除海尔智家与海尔电器在研发、采购、销售等环节的重叠后,无形中降低了管理和合规成本,有利于提升海尔家电的价格优势。
我们以海尔洗衣机为例。与美的洗衣机相比,海尔洗衣机原本在生产成本上占据优势,但分工成本、物流成本、配送环节成本均高于美的,最终导致海尔洗衣机价格高于美的。我们可以想象,海尔打通内部管理壁垒后,海尔家电的生产成本将会降低,这对于提高海尔的利润无疑有着非常必要的积极意义。
对此,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表示,无论是海尔智家还是海尔电器,此前都不能代表海尔集团的家电业务,两家公司的财报也不能简单相加,因此海尔集团与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相比处于明显劣势。他认为,海尔智家整体上市“可以有效理顺海尔家电内部管理关系,同时有助于降低海尔智家的管理成本,提高海尔智家决策的效率。”
物联网赛道开启,白电巨头角逐再升级
财报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净利润约139亿元,是海尔智家的近5倍,格力电器净利润约64亿元,是海尔智家的2倍多。此外,在净利润率方面,上半年,海尔智家净利润率不足3,海尔电器净利润率不足4,而同期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净利润率均在10左右。
截至昨日收盘,海尔智家总市值为2477亿元;国内另外两大白电巨头,美的集团A股市值6464亿元,格力电器A股市值3618亿元
.
虽然已经成功整合的海尔智家与国内另外两大白电巨头美的、格力还有不小差距,但这只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你为什么这么说?这就必须提到海尔智家的战略转型。
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在当天的上市仪式上表示,作为国内三地第一家上市公司,海尔的目标是成为物联网第一上市公司,实现三个方面的同步转型,一是从股东至上到人的价值至上,二是从家电品牌到生态品牌,三是从边际收益递减到边际收益递增。随着海尔电器退市成为海尔智家的全资子公司,两家原有潜在竞争带来的管理环节冗余得以消除,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
海尔智家董事长梁海山在致投资者的公开信中表示,在物联网生态品牌战略阶段,我们迫切需要打通原本分属两家上市公司的优势资源,理顺公司架构,优化公司治理,进行深度业务整合和运营效率提升,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协同效应,放大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