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光名义上就值2000亿,一天赚6亿,连俄罗斯人都买它的东西
十多年前,提起“中国制造”这四个字,很多人只会觉得惭愧,因为当时的国内制造业基本都是靠模仿和代工赚钱。但现在,“中国制造”成了一种荣耀,大部分功劳还得归功于那些长期支持自主研发的企业,而民营企业的企名网华为是最大的功臣。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华为其实早在1999年就在俄罗斯成立了数学研究院,目的是吸引俄罗斯顶尖数学专家参与华为的基础研发。此外,进入21世纪后,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吸引人才的力度。其中,华为位于德国慕尼黑的研究院拥有400多名专业人员,这支研发团队的国产化率接近80%。
6月14日,华为宣布在法国成立数学研究院,目的是长期聚焦5G等战略项目和短期产品。自然,虽然华为早前已经为5G项目努力过,但因为联想的一票,错过了5G主导权,实在可惜。
玩研究其实是烧钱。华为这几年绝对是国内所有企业中烧钱最多的。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3年,华为就已经拿出1亿元用于研发项目,占华为当年总营收。到了20世纪,华为已经进入全球研发投入前10的企业,当年用于研发的资金已经超过630亿元,超过了苹果、思科等国外科技巨头。
与长期坚守在科技领域的华为相比,家电领域其实有这样一家企业,不再时时刻刻为“中国制造”发力,这家企业就是海尔。
其实说到海尔,很多人对它的印象
不再深奥,很多人在选购家电时不会把海尔列为首选品牌,而是美的、格力。但实际上,海尔绝对是一个能够引起我们关注的民族企业。今年9月,一份名为“中国品牌价值100强”的榜单在芬兰赫尔辛基第十届欧洲论坛上揭晓,海尔以亿元品牌价值成功摘得榜首殊荣。也就是说,仅海尔的名字就已经可以值2000亿,可见其实力有多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海尔首次进入“中国品牌价值100强”榜单,而是连续17年。同时,海尔也不是第一次成为这份榜单的榜首,而是连续7年同行业第一。
青岛海尔今年4月发布的财报显示,青岛海尔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事实上,超过千亿元的年营收并不是海尔的真正实力。
熟悉海尔集团的人都会知道,海尔集团旗下有两家子公司,分别是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集团。此外,青岛海尔主要负责设计和研发,海尔电器则是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两者分工十分明确,但又密切相关。
今年1月,海尔集团副总裁李华刚直接表示,2017年海尔集团全球营收达到2419亿元,同比增长20。5%。此外,海尔集团去年利润首次突破300亿元,而300亿元利润中的47%实际上来自海外市场。也就是说,海尔集团每天不仅能从全球赚到60多亿元,而且这60亿元中有近一半来自外国人的腰包。
全球权威研究机构GFK曾公布过这样一个数据,即海尔冰箱在售价高于市场均价40的情况下,仍能在俄罗斯实现最快增速,海尔冰箱细分到3个或以上高端城市
市场份额占俄罗斯市场的45%,居全球品牌之首。这个数据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海尔集团的产品不仅在国内知名,在国外也很知名,尤其是在俄罗斯,100个俄罗斯人中大约有45个会购买海尔的三款冰箱。
多年来,由于海外品牌的长期垄断,中国家电企业很难进入海外市场,更谈不上在海外占有一席之地。很多企业直接用代工代替自主创新品牌。海尔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海尔在俄罗斯市场的时候完全创造了自己的品牌,海尔也成功地把“中国制造”四个字变成了我们可以引以为豪的“中国制造”。
这家公司光名义上就值2000亿,一天赚6亿,俄罗斯人买它的东西。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华为、海尔其实就是很好的例子。只有自主创新,才能不像当初的华为那样,再次遭受5G霸主之苦。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