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们经常在知名App上收到鼓舞人心的推送,比如64岁就开始理财投资的梁阿姨。90后通过保存+开源,存了两套。并在9岁时开始学习金融知识,培养财商思维。
看完这些推送,我觉得很有启发,也据此写了文章。同时,也收到了不少读者的反馈。有人说我在做广告,其实我没有。我不收任何广告费。我只是觉得他们的经历值得分享,可能会触动一些读者,哪怕只有一个。最后,我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1
今天,我想谈谈9岁的M是如何培养他的财商思维的。1999年出生的他,9岁开始看第一财经节目。他小学口算比赛上海市第二名,初中留学美国,大学打工挣钱自己交学费,依然每科都得了A。
这位00后边缘的年轻一代是如何培养财商思维的,又是如何学会投资的?我们跟随他的脚步,一起学习。
我从小就想发财。当时他还不知道复利的作用。他一直认为钱是靠储蓄得来的。自然而然地,他逐渐养成了储蓄的习惯,投资后他积累了一笔不错的钱。
我特别爱读财经新闻。从小,他就觉得投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小学时,我们是看动画片长大的,而他几乎是看第一财经长大的,他也喜欢看投资相关的书。
这可能与M妈妈爱炒股有关。早在2007年,她母亲就买了两只股票。虽然她亏了钱,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股市的好奇心。
M认为在投资市场赚钱一定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小学三年级时,他读到郑渊洁19万的小说《金拇指》,这本书让他震撼,也让投资市场刮目相看。通过这部小说,他提前接触了资本社会。
2
出国的M需要负责所有的费用和消费。从小培养
储蓄的习惯也让他在国外生活,有了自己的消费计划。与其他出国的学生相比,他的开支低了好几个级别。相反,他挤出另一部分预算用于投资。
所以投资的前提,你首先要懂得合理规划自己的资金,合理消费,储蓄+开源一起,双管齐下才能更快积累一笔投资闲钱。
留学期间,M特别推崇巴菲特和芒格。甚至买回巴菲特50年致股东信的大黄,一有空就琢磨巴菲特和芒格,研究他们的投资策略,学习他们的人生格言。
古人常说,要想成长得更快,就找一个标杆,模仿他的经验,复制他的做法。中途可以省去踩坑的时间,方向也更明确。这种方法虽然用得不快,但久而久之你会慢慢了解很多名人的智慧。
M从1992年就开始收听伯克希尔致股东信的音频,一直收听到2018年。巴菲特所说的价值投资理念,让他瞬间接受。通过这些学习,他心里自然形成了自己的投资体系。
然后投资了很多有价值的股票,比如苹果、可口可乐、伯克希尔、亚马逊、好市多、拼多多、B站等等。他参与了这些企业的投资,这些企业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已经能够了解一些公司,并继续持有。有的公司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现在也看不懂了。他们已经卖掉了它们,找到了能够重新理解它们的公司,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
20多岁的M有如此高的觉悟,与他9岁自学理财以及自身培养的理财思维有很大关系。无论他将来是40岁还是60岁,他历史上精彩的一页一定会包含成功的价值投资,也会激励更多人不断前进、不断学习,让自己慢慢茁壮成长。
投资就像一门哲学课程。你越想深入挖掘知识,就必须
先提高认知。你的认知越高,你就会发现更多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会让你赚更多的钱。
诚然,哲学课不容易理解,但如果你感兴趣,每天学习一个知识点,你会收获很多。
我经常推荐身边的人学习如何投资理财,提高自己的理财业务。有人坚持并获得收益,有人半途而废并打回原形。因此,所有的改变都在于你自己。
注意我,你的财富就会升值。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信息分享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