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单位“数字身份证”可公开查询
北京市各类机构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相关基础信息,今后可通过北京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公示平台公开渠道查询,这是优化北京社会信用环境、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举措。
各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相当于一张“数字身份证”。现在,通过北京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公示平台公共渠道查询,可为公众和金融、交通、公安、社保、司法、税务等部门提供便捷服务。从而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建立的北京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公示平台,就是向全社会公开全市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相关基本信息。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汇集北京市30余家事业单位240余万个单位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村委会、记者站等。在该平台中,可直接输入公司名称或组织机构代码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进行查询,查询到新赋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公司原组织机构代码,以及公司名称、公司地址、登记证有效期等相关基本信息,方便公众识别公司身份。
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是北京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减轻法人和其他组织负担,理顺代码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全面、稳定、唯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举措。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18个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组织机构类别代码(1位)、登记管理机构行政区划代码(6位)、主体识别代码(组织机构代码)(9位)、校验码(1位)五部分组成。到每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
独一无二的,终身不变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相关基础信息作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数字身份证”,已成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管理运行过程中的身份识别手段。
此外,随着本市法人和其他组织存量代码转换工作的全面启动,本市工商、民政等多个登记管理部门已开展向现有存量单位预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作。为更准确、全面地公示现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信息,公示平台增加了公示内容,对已赋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但未换发搭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登记证书的单位进行清晰标识,对单位异常数据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配置过程中核实为错误的数据进行公示,方便公众更全面地了解单位状态。
《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建设统一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座谈会精神任务分工的通知》明确,市质监部门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公示栏。因此,公示平台建设既是落实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完成政府信息公开的民生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