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对任何品牌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其他公司侵犯了他们的商标权,就会引起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很多人都知道梅赛德斯-奔驰与三一重工的商标竞争案。在品牌价值榜单中,梅赛德斯-奔驰商标价值排名第9,其独有的带戒指的三叉形商标成为奔驰高贵的象征。
但三一重工的商标也是三叉戟,与奔驰的商标非常相似,因此奔驰以商标侵权为由起诉三一重工。但在多年的商标竞争中,奔驰每次都落败,随后奔驰不得不放弃与三一重工争夺商标权。
除了因商标外观相似而争权,国内还有不少因品牌名称相似而争权。比如“360”品牌和“360”品牌,虽然两个品牌名称不同,但发音相近,所以360公司老总周鸿t为了避免商标纠纷,将两个品牌都注册了,任何公司标注这两个商标都是侵权。
相信很多70后、80后的朋友年轻的时候都玩过四驱。时至今日,国内市场上仍有4X4玩具,国内也有一家公司仍在生产4X4玩具。这个玩具就是很多人熟悉的“奥迪双钻”。这个品牌经历了28年的沉淀。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奥迪汽车公司从未起诉过奥迪双钻。
奥迪双钻的创始人叫蔡冬青。对于很多80后伙伴来说,年轻时听到“奥迪”二字,第一反应不是汽车品牌,而是玩具四驱。上世纪90年代,这款四驱的价格已经达到十几元。如果谁能拥有这款四驱,一定会引来身边朋友羡慕的目光。四驱在玩具跑道上一圈又一圈行驶后发出的“嗖嗖”声,也让围观的市民直呼“过瘾”。
其实,奥迪双钻带给80后美好回忆的同时,背后也隐藏着一些谎言。因为奥迪双钻其实并不是
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四驱,因为四驱玩具其实是日本人发明的,蔡冬青只能算是“模仿者”。
1969年,蔡冬青出生在汕头市一个农民家庭。他家常年以务农为生。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的父母还是多生了两个孩子,生活压力陡然增大。蔡冬青有了读书的机会,但家里条件实在不允许,他选择去外地打工。
上世纪90年代,蔡冬青做喇叭生意赚了些钱,但蔡冬青认为,这点小事未来的利润空间毕竟有限。此时,日本4X4玩具刚刚进入国内市场,蔡冬青便抓住这个机会,于1992年成立了一家4X4玩具厂。
蔡冬青给四驱车取名时,德系奥迪轿车已经进入国内市场,所以不能排除蔡冬青可能是借用奥迪轿车用“奥迪双钻”这个名字。不管当时参考的是不是奥迪品牌,这款四驱一进入市场就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喜爱,蔡冬青也很快积累了大量财富。
蔡冬青的头脑很灵活。他后来利用奥迪双钻品牌打造了一系列产业链,比如通过举办四驱车大奖赛推广奥迪双钻品牌,引入四驱车动画让更多人了解奥迪双钻品牌等。
值得注意的是,奥迪双钻四驱车的原型其实是日本田宫四驱车,蔡冬青的四驱车产业链模仿了日本的商业运营模式。说白了,奥迪双钻其实是“山寨玩具”,“奥迪双钻”商标是否侵权德国奥迪也广受争议。
但奥迪汽车公司在这28年里从未指出对方的侵权行为。或许他们也要感谢蔡冬青,因为奥迪双钻让更多人了解了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