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业务“不是由生产者决定的,而是由消费者决定的;它不是由公司的名称、地位或规章决定的,而是由顾客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获得的满意程度决定的。”
--彼得·德鲁克
介绍
今年疫情期间,多名中国公民在国外遇难,特别是50多天内有7名中国公民在南非遇难。痛惜之余,人们不禁思考,境外安全服务如何更好地提供安全产品,保障境外企业和人员安全?20.笔者曾随团赴秘鲁、厄瓜多尔考察部分驻秘、厄中资企业和人员的海外安保工作。时隔4年,中国驻外企业和人员的强烈安保需求、国外安保公司的优质服务,他记忆犹新。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利益安全保护(以下简称“海外安全”)成为热点,国内一些优秀的安全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安全服务市场,但“走出去”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同时,业界对境外安全服务的关注普遍集中在国际规制、政策监管、治理经验等方面,却忽视了对安全服务市场实际需求、行业内部运行规律、产品升级、营销策略等基础性工作的研究,鉴于此,笔者基于粗浅认识,提出了境外安全服务的建议。
一、境外安保服务市场化经营
有些文章简单地将境外安全与境外安全服务划等号,可能并不准确。海外安全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外交领事保护、国际警务保护、海外安全服务、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人身安全管理等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复杂多样的应对工具,各种海外安全保护途径不能相互替代。根据我国《保安服务管理条例》规定,保安服务是指保安服务公司、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为满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保安需要,根据保安服务合同提供的保安服务
为客户提供安全服务的活动的总称。虽然境外保安服务的对象是境外客户,但其本质仍是保安服务,是一种市场化的企业经营行为,其核心是提供高质量的保安服务产品。虽然在现实中,海外安全服务与外交保护、领事保护、警察保护、企业内部安全等相互耦合、交叉应用,共同构成了海外安全保障体系,但海外安全服务绝不能取代具有公权力属性的国际警察保护、外交领事保护,与内部安全保障、企事业单位人身安全管理有着明确的边界。对境外安全服务的关注不能脱离市场实际,要思考在创造利润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在境外开展安全服务,供应更好的安全服务产品。
二、安保服务相对于其他境外安保手段有很大优势
海外安保服务不同于领事保护等其他安保手段,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服务对象多样、方式灵活。安全服务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不同层次的安全需求,灵活提供符合各自需求的不同层次的服务,既可以服务于境外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服务于家庭和个人,既可以服务于中国客户,也可以服务于外国客户,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临时服务或长期安全服务。二是服务产品适应性强。安全服务不仅可以提供简单的人力服务,它还可以提供安全技术防范服务、人身安全和信息安全服务,以及更高端的情报收集、风险评估、教育培训与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综合安全解决方案。服务产品具有明显的适应性和多层次。三是服务集中力强。保安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按照保安服务合同的约定,全神贯注、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保安服务。此外,安全服务各项业务严格按照合同执行,责权利充分结合,能够有效保障服务内容的实现,确保服务质量。正因为海外保安服务关乎其他保安
与安全保障手段相比,笔者认为,假以时日,境外安全保障服务将在境外安全保障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三、海外安全服务应关注中小企业,着力培育产品需求
我们应该冷静客观地分析中国的海外证券市场。一方面,国内一些大型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驻外机构和人员众多,安全保障需求旺盛,但大型企业市场需求普遍有限,需求明确,对服务质量要求高。这一需求特点造成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保安服务企业瞄准同一批客户,服务和产品形态单一,产品同质化突出,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据商务部统计,2017年末,我国1万名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1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3亿人次,出国留学人员突破70万人次。虽然在境外投资的中小企业和留学生尚未形成有效稳定的安全服务市场,但这恰恰是市场的“蓝海”,极具开发价值。事实上,即便是G4S这样的世界级安防公司,中小企业也是其主要客户。G4S 2019年年报显示,其在香港和新加坡业务的主要对象为学校、物业公司、物流公司等中小企业。本世纪初,美国接连发生的恐怖事件和校园枪击案,让美国政府意识到军警部队专业应急训练的重要性。此时,曾经名噪一时的“黑水”保安公司依靠对美国军警的培训迅速崛起。建议国内安防公司应放眼国际,积极开拓中高端团体客户,应立足国内,调整营销策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重视安防教育培训市场,积极培育中小企业、留学生等群体的安全意识,提升团体安全需求,提升消费者的安防服务意识,吸引更多的服务购买。相信随着知识和观念的逐步更新,中小企业将成为海外安全服务
主要的购买群体之一。
四、海外安全服务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注重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
市场经济的主角本来就是企业。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证券行业控制着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发挥着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改革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海外安防服务面临激励性市场竞争,而我们的一些企业仍习惯于“找关系”“走路子”找订单、拉项目,甚至通过低价形成优势,与同类安防企业恶性竞争。另一方面,普通、低端的安防服务绝不是海外市场的核心需求,更高、更专业水平的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安防设备、安全培训等应是其主要业务特色。具备良好沟通能力、扎实安保服务专业技能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是海外安保市场的“标配”。需要注意的是,安防行业是市场需求产生的,其业务范围的拓展也应以市场为导向。哪里有需求,哪里就应该有保障服务,有什么样的需求,哪里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保障服务。这就要求安保公司注重分析海外市场定位,瞄准海外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硬实力”,将营销理念运用到企业经营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营销手段,从海外安保服务实际和客户需求出发,设计开发满足国企、民企和个人客户不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