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今年更有必要让广大市民接种流感疫苗
今年我国流感疫苗生产和批签发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加,但还需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数量平衡中加强调度
今年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有望达到4,对于全人群的保护仍显不足
接种流感疫苗后需要2~4周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为确保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得到免疫保护,建议市民在本地流感疫苗上市后尽快接种
每年11月至3月是流感高发期。近期,包括北京、浙江、甘肃等在内的全国多个地区陆续开展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下,到底该不该打流感疫苗?生产能力是否足够?如何填补疫苗接种缺口?带着这些公众高度关注的秋冬季流感疫苗问题,《t望》新闻周刊多方采访了业内人士。
提示|朱慧青图片
市民应否接种流感疫苗
9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2020年版《全国流感防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我国连续第三年发布全国性流感防控方案。根据《方案》,接种流感疫苗是国际上公认的防控流感的有效手段。
与普通感冒本质不同,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热和全身症状更为明显,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流感病毒容易变异,在学校、托儿所、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均可暴发疫情。流感每年可导致全球300万~500万重症病例和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慢性基础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发生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而且,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接种疫苗的免疫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一次。
目前,我国多个地区已开展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据了解,甘肃首轮调度的6万
8月底接种流感疫苗;浙江省70岁以上老人正在登记接种预约;北京9月下旬开始分期分批实施疫苗接种;上海各社区接种门诊也陆续启动流感疫苗预约接种。
受访专家认为,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今年普通公众更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院长华树成表示,接种流感疫苗很有必要。只有流感得到控制,没有那么多人出现发热和呼吸道症状,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同时减轻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压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年)》特别提醒: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不仅能显著降低患流感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还能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和对医疗资源的占用。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般来说,接种流感疫苗后,需要2~4周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为确保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前得到免疫保护,建议市民在本地流感疫苗上市后尽快接种。
生产能力能否满足需求
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民众接种流感疫苗意愿普遍增强,疫苗销量大幅增长。疫苗供应能否满足人们的需求?
从疫苗来看,流感疫苗品种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在预测流感形势后进行分发,企业根据当年的毒株组织生产。与往年相比,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北半球4个流感毒株中有3个发生变异,企业需要根据这些变异毒株生产新疫苗。记者采访多家疫苗生产企业后了解到,疫情之下,企业收到菌种和标准品的时间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流感疫苗生产周期长,对工艺技术稳定性要求高
流感疫苗生产企业赛诺菲巴斯德中国区总经理张和平说,要完成一款流感疫苗的生产,需要6个阶段、22个步骤,其中70%用于质量控制,每个批号有100多个检测点、400多个检测参数,常规需要6-7个月的生产周期。
尽管存在这些不利条件,但今年我国流感疫苗供应量较2018年、2019年仍有明显增长。
国家药监局网站和疫苗批签发信息显示,2020~2021年供应流感疫苗的生产企业有9家。业内预计,2020年我国流感疫苗计划产量有望达到5000万人份。
国家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流感疫苗采取措施满足供应,与往年相比,疫苗生产和批签发数量都有较大增加,但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数量平衡方面还需加强调度。下一批发放数量将根据发病情况、需求量以及疾控与疫苗生产企业的合同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将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确保疫苗生产企业充分备货,提前做好预案和准备。
我国医药龙头企业国药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于清明告诉记者,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民众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普遍增强,疫苗销量大幅增长。目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旗下长春生物、上海生物等企业已生产流感疫苗约700万剂次。为避免市场上“一苗难求”的短缺,企业正加紧车间改造、扩大产能。
张和平说,赛诺菲巴斯德今年计划为中国市场发行880万剂流感疫苗。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已要求各地设置接种点,提早启动接种预约,延长接种周期,增加每日服务时间,确保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如何补足疫苗接种“缺口”
受访专家名单
说明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常务副院长冯录召表示,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每年在2至3人之间,预计今年接种率将达到4人,但这对于全人群的防护仍显不足。
记者获悉,一些国家流感疫苗接种率甚至超过50。
专家建议,扩大今年秋冬季流感疫苗接种范围,做好产能相关规划,保障供应。从长远看,我国还应加大力度推进流感疫苗新技术路线探索,提高生产周期灵活性。
一是做好区域间疫苗调配平衡和产能短期补充计划。受访人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可以搭建和完善流感疫苗供需对话平台,建立供需联动机制,让企业提前准备生产计划。“提前下单”是保障供应的有效手段。“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已建立预约系统,提前7至10个月预约下一个流感季所需疫苗。”一家疫苗生产企业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