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昌盛园社区物业公司名称

发表日期:2022-10-29 11:40:33

        提升物业服务有了“金钥匙”
        “现在我们下楼把环境弯得整整齐齐,回家有地方停车,心情比原来舒畅多了。”家住北京市昌平区昌盛苑小区的徐先生对自己小区的新变化赞不绝口。
        自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北京市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年来,北京各街道成立了约5600个物业管理委员会和近2000个业委会,党建引领下的协商共治社区治理体系正在形成。
        开始扬升之旅
        位于昌平区城南街道的昌盛苑社区,曾是远近闻名的矛盾突出社区。城南街道工委书记李建忠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昌盛苑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产权单位多而杂。21栋独立楼的物业全部分散管理,每栋楼门前积雪一扫而空,公共秩序混乱,失管、弃管问题严重,居民怨声载道。
        2020年7月,昌盛公园被确定为物业提升试点小区,开启了物业服务管理提升之旅。李建忠告诉记者,长生园小区物业服务管理的提升,关键在于从《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条例规定,像昌盛苑小区这样的物业管理区域,确需调整的,征求业主意见后,可以调整并公布”。
        社区党委书记、业委会主任高振江说,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党员带头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宣传,同时为谋划社区建设新方案做准备。在赢得大多数居民认可的基础上,小区于去年10月召开业主大会,公开选举业委会成员。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的实施,让我们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谈起业委会的成立,高振江感慨颇深。“业委会成立过程中,社区党员带头奉献,发挥了重要作用,让群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最终有62户业主表示支持业委会成立,远超法定的50户支持基数。”
        业委会的成立,给昌盛苑小区的物业服务管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21个独立院落全部打通,整合物业区域,拆除了多年的围墙和违建。同时,社区治理稳步实现由政府帮扶向市场化运作转型。目前,社区已与物业公司合作,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建设,以“先尝后买”的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并对其服务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小区停车位划分、绿化建设等多项工作已见成效。
        听心声解民忧
        与昌盛苑小区不同,昌平东小口镇悦府家园是一个建于2013年的“年轻”小区。由于居民之间缺乏联系,成立业委会困难重重。此前,他们主要依靠镇政府和居委会协调社区事务。《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的实施,也让像悦府家园这样暂时无法成立业委会的小区有了新的选择,即成立具有过渡性质的物业管理委员会。
        针对社区物业服务质量下降导致居民投诉大幅上升的现状,经东小口镇党委、政府批示,悦府家园自2020年6月17日起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物业管理委员会作为临时机构,负有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物业管理事项的职责。物管会主任、党支部书记邓淑琴告诉记者,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与业主沟通,物管会要承担起联系群众的责任。
        因此,悦府家园物管会成立后,物管会成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倾听群众心声。在党支部引领下,物管会整合资源,先后建立了民生议事厅、“有事请找我”党员联系群众服务机制、社区“12345”接诉即办专班,为群众提供线下沟通、微信沟通、电话沟通。三类意见反映渠道。截至目前,已协调解决“12345”转办事项450余件,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物管会的帮助下,悦府家园取代了物业服务公司和社区物业服务
        重回正轨,并创建了由物管会、居委会、开发公司、第三方评估机构、物业公司共同组织的每月巡查制度,有效改变了社区治理现状。
        面对小区的变化,居民代表孔娜由衷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现在小区很多事情都在朝着想象的方向发展,一个小区住这么多人,问题难免存在,真正怕的是问题得不到解决,现在物管会和居民的联系非常紧密,让大家越来越放心。”
        能工作也能工作
        物业管理是关系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小事”。“新组建的物管会、业委会在老旧小区改造、物业公司选聘、物业费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小区共性问题‘有人管',也说明了基层治理的重要性。”北京市住建委二级巡视员赵成介绍,《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一年来,2021年党建引领提升物业管理“三率”工作已提前完成。截至4月20日,北京市业委会(物管会)成立率从提高到,物业服务覆盖率从提高到,党组织覆盖率从提高到。
        随着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的显著提升,如何推动业委会(物管会)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质量,逐渐成为基层社区的重点工作方向。
        在北京市大兴区,截至4月16日,该区业委会(物管会)成立率达到。为实现“有效覆盖”,大兴区的解决方案是“发挥第三方优势”。
        大兴区住建委副主任李宝泉说,物业管理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从服务、价格标准的制定,到资金状况的监管,环节多而复杂,很多业委会与专业相去甚远。“《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必要时社区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帮助业委会(物管会)完成物业的引进、评估、监督等工作,这有助于我们打开思路”。
        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大兴区成立
        8支专业队伍约85名工作人员,覆盖18个镇街,全程参与,协助业委会(物管会)开展工作,为其提供专业指导和法律咨询。中物联(北京)物业服务评估监管有限公司是参与大兴区业委会专业推进的第三方机构之一。公司总经理黄传伟告诉记者:“提升业委会服务管理能力,明确职责、组织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按照与区里合作的要求,我们将组织对镇街主要领导、业委会主任、三级业委会成员进行培训,配合区里做好业委会培训工作。”
        据了解,截至目前,大兴区已对全区554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普及业委会知识,梳理业委会(物管会)工作流程,规范组建流程、具体工作程序和文件资料。接下来,大兴区将进一步扩大培训的层次、范围和内容,努力助力业委会(物管会)“能干事、干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