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业观察
现实版《人民的名义》,信托公司前老总涉案数十亿,自称“穷怕了”……
不要伸手,伸手必被捉。以为“你知我,天知地”,终将日晒雨淋。
(以下关于高福波的案件信息主要整理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还记得2017年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吗?剧中,某部主任“赵德汉”被查出涉嫌巨额受贿,在私人豪宅里被查出有整面现金墙、一张“现金床”、一个装满钱的冰箱,总计超过2亿人民币。
案发后,“赵德汉”向办案人员解释称,“一分钱都不敢花,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怕穷”。
然而,如此“夸张”的情节却在现实生活中上演过,而且涉案金额更大。
年薪140万的吉林信托董事长高福波,贪污受贿、职务侵占,从中受益数十亿元。事发后被调查,高福波说自己“穷怕了”。他早餐不愿喝牛奶,也很少吃鸡蛋。
贫困是违法犯罪的根源?
“走到这一步,有没有考虑过根本原因是什么?”在吉林省看守所谈话室,当记者问高福波。
答案令人难以置信。“小时候家里太穷,怕穷。”他补充说,“贫穷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但我对金钱的渴望是极端的。”
公开资料显示,高福波出生于1961年。
1970年春节,高福波的母亲和姐姐包饺子过除夕。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墙皮脱落,饺子全部埋在土里。他的母亲和姐姐剥下有土的饺子皮,把饺子馅和无土的饺子放在小锅里,一边剥饺子馅,一边流泪。
“我9岁时就发誓,长大后一定要挣大钱,给家里盖新房子,让家人
人们每天都吃饺子。“
高中毕业后,高福波选择了一所师范院校,每月生活费元。考虑到他们家庭困难,学校每月多补助4元。高福波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当了一名中学教师,再转战财政系统。由于聪明好学、能力过人,他很快得到业界认可,被省内农信系统私下称为“金融教父”。2007年出任吉林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年薪140万。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后来她嫁给了白富美。然而,在大多数人看来,已经走上人生巅峰的高福波,在日常生活中却节俭吝啬。他认为,只要钱花了,就会越来越少。
“我们家早餐从不喝牛奶,很少吃鸡蛋,就喝粥、吃咸菜。”夫妻二人的工资全部由高福波保管。“我老婆父母都是干部,家境都很好,嫁给我后受我影响,越来越小气。”
这样的高福波让不少网友评论,“可悲、可怜、可恨”。
5万美元,堕落的开始
2000年,同样在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高福波因为帮助下属处理业务违规问题,获得了第一笔非法收入--5万美国元。原本忐忑不安,但随着一两年的平静逐渐消失,高福波发现了赚钱的捷径。
2006年,高福波收到了一份更大的礼物--一家民营企业老板送给他的长春一套商品房。此后多年,私企老板多次送给高福波现金和房产。
与此同时,高福波的仕途仍处于上升期。2007年出任吉林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
2011年7月,北京某集团公司王某为感谢时任吉林信托董事长高福波在办理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的帮助,送给高福波巨款和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房产一套。(王某2013年被查)
高福波利用职务便利,为多人在项目、业务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取巨额现金、干股、房产等。
作为回报。2017年被查前,十余年间收集的“退货”总价值数十亿元。
不过,高福波心里也不是没有担心和担忧。为了让这些非法所得看起来“合理”,高某可以说是操碎了心。
高某的多处房产、股权甚至现金都在亲友名下,部分违法所得用于资本市场投资。他委托开金店的朋友帮忙“理卡”。金店有一个女职员,她每天都去银行。将高某的钱在多个银行账户来回转账……
不要伸手,伸手必被捉。高某原本以为这些东西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但最终还是暴露在阳光下。
2019年11月20日,吉林省纪委监委官网发布两条重要消息,公布了高福波案件的更多细节。2000年至2017年,高福波利用职务便利收房、收钱、收股权,获利共计数十亿元。为逃避组织调查,通过代持股份、以他人名义办理不动产登记、收受干股、约定退休后提现、接受藏品及字画、违法所得投资资本市场等方式掩盖违法犯罪事实。
吉林信托多位董事长“翻车”
事实上,10月份高福波辞职后,业内就有一些传言。直到2018年12月5日,他最终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立案调查并被留置。2019年6月4日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吉林信托是吉林省唯一一家专业从事金融信托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吉林省经纪发展公司,1998年更名为吉林信托,2009年3月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换发新金融牌照。天眼查显示,吉林省财政厅持股,为实际控制人。
券商行业观察发现,在高福波前后,吉林信托多位董事长翻车。
2001年,随着吉林信托责任制改制的完成,1998年加入吉林信托的张兴波成为公司
第一任主席。2007年,他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随后,检方指控其在担任吉林信托董事长期间,侵吞公司资金3000万元,受贿871万元,被判处死缓,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第二任董事长就是上文提到的高福波。
接替高福波的第三位董事长是李伟。上任约两年后,因涉嫌严重违纪被免职。
因此,不少网友调侃,“吉林信托董事长”成了高危职业。但与其说是“董事长”职位的高风险,不如说是贪欲惹的祸。董事长频频“翻车”的吉林信托,近年来发展有点“南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观看”。如果数量足够,消费券将择日为大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