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房山线是中国北京市建成运营的第十条地铁线路。于2010年12月30日开通一期工程首段(苏庄站至大堡站),2011年12月31日开通一期工程剩余段(大堡站至郭公庄站),2017年12月30日开通西延段(阎村东站至苏庄站)
北京地铁房山线呈西南-东北走向,西南起于房山区阎村东站,东北至丰台区郭公庄站,连接北京城区与房山长阳、良乡地区。
截至2019年11月,北京地铁房山线全长公里,其中地下线长公里,高架线长公里,过渡段地面线长公里;车站12座,其中高架站10座,地下站2座;拥有阎村车务段车辆段1个;列车采用6节B型列车。
2020年4月8日,地铁9号线、8号线(北段)、房山线、亦庄线实施新运行图,继续缩短发车间隔,提升运力。其中,9号线首次运行1分45秒,达到北京地铁最小间隔时间。至此,北京地铁公司已有10条线路以2分钟间隔运行。
中文名
北京地铁房山线
外文名称
北京地铁房山线
标记颜色
橙色
开张日期
2010年12月30日
运行时间
05:11-23:57
轨道类型
地铁
起讫站
阎村东站-郭公庄站
线路长度
公里数(截至2019年11月)
车站数目
12(截至2019年11月)
列车编组
6b
最大速度
100公里/小时
操作单位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二分
公司[5]
施工过程
一期工程(苏庄站至郭公庄站)
2008年6月27日,房山线线路规划方案通过原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审查。
2009年2月,房山线开始地质勘察。同年4月9日,房山线开工建设。同年12月5日,房山线长阳站主体结构封顶,是首座主体结构封顶的车站。
2010年1月28日,房山线大堡站结构封顶。同年3月,房山线开始铺轨。同年3月23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官网公布轨道交通房山线规划方案。同年4月28日凌晨,房山线转体桥群2号转体桥完成转体。同年5月5日,房山线开始下穿京港澳高速。同年5月23日,房山线跨永定河高架桥合龙。同年6月30日,房山线主体结构全线贯通。当日下午,房山线首列列车在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下线。同年7月24日,房山线由建设单位正式交付运营单位。同年8月28日,房山线开始空载试运行。同年12月10日,房山线全线验收完成。同年12月15日,房山线14辆列车/84辆地铁公交车就位。同年12月30日,房山线一期工程首标段(大堡站至苏庄站)开通运营。开通初期,从其他线路前往房山线或从房山线换乘北京地铁其他线路的乘客,需通过大堡站-新宫站摆渡车换乘。
2011年5月1日,大宝台至郭公庄隧道贯通。同年12月31日,房山线一期工程剩余区间(郭公庄站至大堡站)开通运营,取消大堡站-新宫站摆渡车。[16]
西延线工程(阎村东站至苏庄站)
7月16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发布《北京市轨道交通房山线延伸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该工程由北延段和西延段组成。同年11月18日,中国铁路段
该院对房山线延长线环评报告进行了全文公示。
207年7月12日,房山线西延高架桥封闭施工。
2017年11月21日,房山线西延段开始空载试运行。同年12月30日,房山线西延段(阎村东站至苏庄站)开通。
北延线工程(郭公庄站至丰益桥南站)
阎村东站
3月,北京市发改委批复了房山线北延线规划。[20]
8月17日,房山线北延可研报告通过北京市发改委评审。[21-22]
2017年10月,四环站主体结构封顶。
2018年1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北京市轨道交通房山线北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年4月20日,丰益桥南站主体结构封顶。
2019年9月7日,樊阳路站主体结构封顶。
房山线列车为BD24次列车,由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和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共22列/132列(编号FS001-FS022)。其中,14列(FS001-FS014)由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生产,8列(FS015-FS022)由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辆车共有4对内置车门,设计最高时速100公里/小时。也是北京地铁首次实现完全国产化。到2017年底,增配列车8列。
信号系统
房山线信号系统在国内率先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CBTC信号系统。
车辆基地
房山线设车辆基地1个:阎村车辆段,位于京港澳高速与大建路交汇的东阎村大桥西北侧,紧邻地铁阎村东站。
车站文化
北京地铁房山线“城市画卷”设计理念
房山线高架车站的外观体现
“城市画卷”的寓意。采用特色鲜明、富有动感的椭圆形断面,结合“城市画卷”的平面与立体造型,像一张画纸,打造出独特的轨道交通形象。“画卷”顶部的开口让站台更加开阔,有利于自然通风,夏季站台热风自然排出。选材上采用金属幕墙与玻璃幕墙相结合。同时,室内设计与建筑外部景观相协调,结合建筑设计中“展开画卷”的意境,从画卷更原始的形态--简牍中提取线形设计元素。从内部看,车站内壁像画卷里面的画面一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