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厦门网贷公司名字

发表日期:2022-10-30 10:47:54

        厦门公布首批440笔线上贷款!他们大多是“空壳公司”,向他们借钱要小心!
        有这样一句广告词
        我的朋友们可能听说过
        事实上,事实上
        当你急需用钱的时候,同事可以借给你500元,朋友可以借1000元,亲戚可以借3000元,兄弟可以借5000元,父母可以借10000元,但能借给你10万元、20万元、50万元甚至上百万的只有我们!
        没错,他们是网贷机构
        哪个可靠,哪个不可靠
        你能看出来吗?
        自去年2月厦门在全国率先启动网贷平台备案工作以来,我市对互联网金融的清理整顿仍在进行中。
        近日,厦门市金融办官网发布《厦门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清理工作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440家未受理备案的网贷机构名单。
        据了解,此次公布的440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简称网贷机构),基本都是去年在厦门注册成立的,大多是典型的“空壳公司”。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公布的第一批名单是摸底调查的结果。根据《通知》要求,名单内机构应于今年6月7日前,主动向登记注册的市场监管部门提出机构名称和经营范围变更申请。逾期未发生变化的,纳入联合处置范围。
        此外,《通知》还明确,未通过整改验收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登记,但仍从事网贷业务的机构,应立即停止开展新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未按照前述规定执行的,厦门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按照统一部署开展联合处置。
        因为名单比较长,
        感兴趣的朋友戳下面的蓝字
        ↓↓↓
        第一批不予受理记录一览表
        网贷套路深
        一周之内,
        厦门39人
        网上求贷被骗
        他们总是让你先“付钱”再贷款
        被骗的39人中,有的因为在上网时主动泄露个人信息而被骗子盯上。
        市反诈中心昨日介绍,由于上周贷款类诈骗警情频发,诈骗类警情整体间接上升明显。
        34岁的孙先生是某公司员工,最近打算辞职开一家汽车美容店,但还需要20万元。5月8日上午,他浏览网页时看到一则贷款广告,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
        当天下午2点,他接到一家自称贷款公司的电话,称可以帮他办理贷款,让孙先生联系客服QQ。孙先生与对方联系后,被对方以手续费、保险等为由要求转账5000元。
        之后,“客服”将他拉入一个所谓的“内审”微信群,群内其他3名成员分别是该公司放贷的“财务”“经理”“主管”。“客服”以“证明还款能力”为由,要求孙先生在群里发红包。孙先生在群里一共发了2500元红包后,“客服”称这笔钱不能放贷,需要继续做流水再放贷,要求孙先生重新交钱,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受骗者多为男性
        80后、90后80%
        记者从市反诈中心获悉,5月7日至13日,在全市多发诈骗类型中,以贷款为由诈骗39起、以商品交易为由诈骗31起、冒充客服诈骗29起,占据诈骗类型前三位。
        在申请贷款被骗的39名受害者中,有30名为男性,其中近八成是“80后”“90后”的受害者,39人中有22人是公司职员。据了解,这些被害人贷款的用途多为资金周转,其次是购买大宗商品,如买车、买房等。
        所以,男性朋友们!
        请注意~~
        再穷也别找网贷!
        否则,结局很可能是……
        从案情来看,嫌疑人要么主动给受害人打电话询问是否需要贷款,要么受害人在各网络平台主动填写个人信息后被嫌疑人盯上。嫌疑人联系受害人后,以“手续费”“保证金”“鉴证金”等为由转账汇款。
        警方提醒市民,不要轻信网络上“无抵押、有担保的快贷”等广告,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贷款前提前收取费用是欺诈行为。
        除了网贷被骗,
        关于金融的诈骗也层出不穷
        其中不少打着高回报的幌子
        在网络平台充值,就能获得高额返利?
        某网络传销平台在短短4个月内发展“会员”6000余人,非法收受资金近5000万元。昨天,市公安局通报了近期在“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中研判的网络传销案件。
        典型案例
        参与网络平台投资
        六千人陷入传销
        2012年底,市民罗先生(化名)加入名为“水润普惠金融”的网络平台进行投资。他充值5000元后,陆续收到高额返利。
        平台有奖励机制。为了获得更多返利,罗先生用不同的手机号和姓名在该平台注册投资,并介绍数十名亲友加入公司。没想到,平台的资金链很快断裂,钱无法提现。去年3月,罗先生向集美公安分局报案,警方查明,该平台由嫌疑人郭某怀等人开发,实为传销。
        2011年6月28日,该平台上线,短短4个月时间,就有1000多家商户加入,“会员”6000多人,非法收受资金近5000万元--案发时,平台上“会员”的资金账户已被清理。去年3月,郭某怀被集美警方抓获。今年3月,郭某怀因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0万
        元。
        发展70多个下线
        非法经营额数百万元
        2017年2月22日,湖里公安分局接到报警,合山地区有疑似非法传销人员聚集闹事,民警立即前往现场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