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图案”
教材分析:
吉祥图案是一种具有很强装饰性和艺术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装饰风格和民族语言,在民间装饰艺术中风行千年,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精神愉悦。其丰富的内涵和善与美的理想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
吉祥图案应用广泛,无论是雕刻、织绣,还是绘画、印染等,都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本课旨在通过学习了解吉祥图案丰富多彩的主题和千变万化的造型,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设计、制作的过程,充分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在民间剪纸中,吉祥图案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只要有生活,就有民俗。自然界的花鸟鱼虫、鸟兽等万物,都可以转化为民间剪纸的吉祥内涵,成为民间审美的主题。民间剪纸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本课程以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吉祥图案为基础。让学生以剪纸的形式设计制作不同形象、不同主题、不同寓意的吉祥图案,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手工制作技艺和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和目标:
明确的内容和目标:
懂得:欣赏不同类型的吉祥图案,了解吉祥图案的文化和发展。认识一些典型的吉祥图案,了解它们的造型特点和所表达的意思。
应能以剪纸的形式制作吉祥图案,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
隐含的内容和目标:
通过吉祥图案赏析,使学生初步了解吉祥图案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及吉祥图案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启发学生感受和表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而体验生活的乐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态度,以及形象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对吉祥图案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认识。尝试用剪纸的形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美好祝愿。
教学难点:
设计要生动有趣,能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调整多媒体教学设备,组织教学。学生准备学习用具。
二、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
学生表演介绍。5名学生扮演福娃,向同学们介绍每一个福娃形象设计和寓意美好的祝愿。
老师启发谈话:你喜欢福娃吗?为什么?介绍了吉祥图案的定义:具有美好寓意的图案称为吉祥图案。导入此教训。
福娃是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吉祥物。它的色彩和灵感来源于奥运五环、中国广袤的山川、江河湖海,以及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全世界儿童传递友谊、和平、进取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祝愿。学生们生动有趣的表演不仅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充分展示了吉祥图案文化。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讲授新课
1.了解吉祥图案
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其丰富的内涵和善美的理想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
播放课件,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了解吉祥图案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一)吉祥图案的寓意
欣赏植物、动物、人物、文字等多种吉祥图案,分析其吉祥寓意。
观察图片“一切顺利”:图片是什么?
老师介绍:柿子:“柿”与“物”谐音,“如意”象征我们
一句“走好”,
问题:你能猜出它的吉祥寓意吗?
《余年》:荷花-鲤鱼-余
“喜气洋洋”:喜鹊般的梅花-眉毛
“福”字:问:“福”字什么时候贴?什么意思?
(二)吉祥图案的运用
中国结、玉器、服装
老师问: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吉祥图案,它的吉祥寓意是什么?
欣赏舞蹈《剪纸姑娘》,发现这支舞蹈中哪里有吉祥图案。(舞者服装采用吉祥图案,舞台背景采用大型剪纸作品表现的吉祥图案)
老师介绍:剪纸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之一。过去,剪纸是女孩子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问题:你在哪里见过剪纸作品?你喜欢剪纸作品吗?
欣赏沈培农剪纸作品《金蛇报春》《打花灯》。艺术展中,作品《剪纸衣》《只有国衣才是世界衣》让我们用剪纸的形式来表现吉祥图案。
2.感受多种剪纸形式:
欣赏老师们制作的成品:“小花牛”“万事如意”“梅报早春”“小兔子”“双福娃娃”。研究表现形式。
在赏析环节,全班同学将分成五个小组进行探究,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剪纸独特的艺术美,分析其表现形式。
黑板展示了剪纸的五种形式:单幅剪纸、彩色剪纸、团花剪纸、染色剪纸和折叠剪纸。
玩游戏:面对面。老师介绍游戏规则:每组派一名代表将刚刚学习的剪纸作品粘贴在相应的剪纸表格下,对号入座。
3.研究制作方法:
(1)探索剪纸语言:
老师展示五幅剪纸半成品(猫、兔、鼠、花、娃娃),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帮助老师完成作品?用什么图案来装饰?如何做到快速有效?成群结队地达成共识
并做出来。展示作品,学生总结他们的小组是如何组成的,剪掉了哪些形状。这些被剪掉的造型,就是学生们不知不觉中使用的“剪纸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