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登记市场主体、公司或个体工商户。不同的市场主体开展不同的经营行为,都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注册明确的个体工商户以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企名网提醒,个体工商户私自将自己“升级”为公司,披着“马甲”以公司名义经营涉嫌违法。
那么,个体工商户以公司名义经营将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未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不得以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而且,在《管理条例》中,未依法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分支机构,冒用其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分支机构名义的,将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或者予以取缔,最高处10万元以下罚款。
因此,未经公司主体登记,就无法使用公司名称进行经营活动。即便如此,全国各地仍有许多个体户以公司名义经营。例如,以下个体工商户被查处后受到严厉处罚:
1.天津市宁河区某散热器厂虽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但为提高消费者对其认知度和认可度,冒用该公司名称进行宣传,登记机关对其冒用行为处以5000元罚款。
2.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某包装厂作为个体工商户,为了改善包装厂的经营状况,又不想花这笔钱,就冒用公司名义开展业务和销售,登记机关以冒用罪对其处以1万元罚款。
3.某经营日用品的个体工商户为招揽顾客,擅自将门面招牌、宣传单变更为有限公司,登记机关对其冒用公司名称进行宣传的行为处以罚款5万元。
这些只是个体工商户以公司名义经营的冰山一角,但我们只能从这些例子中得知
路,登记机关对个人冒用公司名义经营的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严处罚的态度。
因此,作为个体工商户,合法经营才是正道。不要擅自给自己“升级”。如果确实要以公司名义开展经营活动,企名网可以为您推荐两种方式:直接将个体工商户升级为有限责任公司;不符合升级条件的,可以选择注销个体户,重新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个体工商户升级企业的方便快捷,成为不少个体工商户的选择。以南宁市个体工商户升级企业为例,企名网总结其过程如下:
1.升级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
2.办理前置审批许可或文件;
3.经营场所发生变更的,应提交新地址;
4.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和企业设立登记。
企名网提醒,升级为企业的个体工商户既符合相应条件,又在转型升级前未被查封查处。
个体工商户虽然能迅速打开市场,但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成立公司是关键。切勿为图方便而冒用公司名义经营。如果个体工商户不知道如何进行转型升级,可以找专业的南宁公司登记代理机构企名网为您办理,专业的咨询团队和多年的代理经验将为您提供贴心的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