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带世昌装修公司名字

发表日期:2022-10-30 12:56:09

        它4次穿越“魔鬼”西风带,航程3万余海里。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的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于3月12日安全完成考察返回上海,历时131天。作为本次南极考察的陆基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研究员4月13日下午回到兰州,14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康世昌讲述南极科考经历
        科考队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经受住了恶劣自然环境和“雪龙”船与冰山碰撞带来的一系列考验,其中冰区航行达2102海里,第35次南极科考队在科学考察和综合保障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曾40多次参与青藏高原科考、9次登顶珠峰高海拔地区的我省“60后”科学家康世昌,是此次南极科考的陆基首席科学家。
        康世昌告诉记者,此次科考队共349人,在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罗斯海新站等地开展全面检查。“陆基首席科学家的主要职责是指导、检查和监督5个台站气象、冰川、地磁、高空物理等业务化观测和科研项目进展。”
        康世昌介绍了第35次南极科考的一些重要成果。在科学考察方面,长城站开展了生态环境监测、冰川监测和常规气象观测,升级改造了地震台站,建设了海洋站雷达潮位观测系统,采集土壤、水、动植物标本、岩石、气溶胶等科学样品近200公斤。同时,开展极地立法研究等社科项目。中山站完成国内首台极性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机房建设和设备调试安装;完成国内首套极地次冰基岩无钻杆取心试验钻进,首次获取次冰基岩岩心样品;利用红外相机等手段监测南极鸟类活动,记录鸟类3目4科7种525窝……
        康世昌1993年第一次参加青藏
        科考,1997年第一次登顶珠峰,年在珠峰科考时更是冲到了海拔7028米的北岙营地。康世昌师从秦大河院士。和他的老师一样,他是一个“热爱野外生活和科学研究的人”。“南极,一个让我开心的地方!”康世昌说。内陆队从中山站出发,经过泰山站,再到昆仑站,行程1200多公里。仅用20多天就完成了昆仑站深冰芯钻机维护、浅冰芯钻探等科考任务,但他并不觉得苦。
        南极洲的生活一点也不轻松
        有一次,他和冰川群的另外两名同伴一次性钻出一米长的冰芯,兴奋不已。他们笑着说:“青藏高原上从来没有一次性出现过这么长的冰芯。”“秦老师徒步穿越南极220天,可以说从春到秋,那是对真正毅力和意志的考验。”其实,康世昌在南极的内陆生活一点也不轻松。在去昆仑站的路上,他的雪车在最后,前车长时间碾压,冰面上出现了两个大洞。尽管在那种危险的情况下他很害怕,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开了过去。维护深冰芯钻机时,每天三个人背着上百公斤重的电缆在零下35度的低温下作业,缺氧让他时不时感到呼吸急促。穿上极厚的企鹅服在雪坑里取样。为了避免污染样本,只能戴上塑料手套,双手几乎立刻冻得麻木。返程时,花费的时间成倍增长,因为康世昌每隔两公里就停下来测量物质平衡花杆,每隔10公里就停下来取样测量地表积雪密度。有一天,我早上6点起床,给车加热、挂雪橇,一路高强度开车、停车、采样……我在营地从来没有休息过,继续完成他的工作,一直做科研笔记到深夜12点。
        1月10日,还在昆仑站的康世昌迎来了50岁生日。队员们放飞了一个探空气球,上面写着:“康世昌生日快乐!”这让他特别感动。在南极冰盖令人抓狂的寂静中,有人打牌喊杀发泄。和康
        世昌有空的时候在读书。他读完了两部洋洋洒洒的南极研究著作,写下了7万字的科考日记。
        兰州晚报
        我们的稿件在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