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茅台将叫停子公司使用“茅台集团”名称和标识
记者获悉,长期以来,贵州茅台集团旗下子公司大多采取“代工”模式,基本靠“贵州茅台集团”金字招牌背书。业内专家早就指出,茅台集团的模式不利于子公司的品牌建设,存在透支茅台母品牌的风险。对此,贵州茅台集团从2017年开始大力梳理公司品牌,多次针对子公司条形码进行专项整治,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12月19日,贵州茅台集团召开第50次党委会,会议决定,下一步各酒类子公司将陆续停用集团标识和名称,实施品牌“双五”计划,即将子公司品牌数量压减至5个左右,产品总数控制在50个以内。
茅台集团决定停止使用公司标识:习酒公司、技术开发公司、保健酒公司、健康产业公司、酒业公司、生态农业公司、酱香酒公司等子公司。记者获悉,遵鹏酒业公司是茅台集团新成立的公司,将从源头上停止使用集团标识,为大家带了个好头。
业内人士指出,从长远来看,茅台集团子公司停止使用集团标识和名称,有效加强了茅台品牌管控,维护了品牌企名网度,支持子公司培育自有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眼前来看,如果没有茅台集团的加持,子公司业绩有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茅台能够下决心改革,实属不易。
记者发现,2017年,贵州茅台集团开始力推品牌“双十”战略,要求子公司保留品牌不超过10个,单个品牌条形码数量控制在10个以内。
2018年10月,茅台公司发布《茅台集团关于调整子公司品牌的预通知》,提出“双五”方案,拟将茅台集团子公司数量压减至5家左右,产品不超过50个
A.
从茅台集团“双十”战略到“双五”规划,茅台集团总结过去多年的发展,重新定位品牌战略,并结合茅台实际进行合理布局。
对此,茅台董事长李保芳要求,一要下大决心加强品牌管理,阻断品牌严重透支。既要兼顾眼前发展,又要兼顾长远发展;二是宁可降低指标,也要全力推动各子公司落实停用集团标识,从思想上转变,帮助子公司摆脱集团的“拐杖”,加快建设符合各子公司发展的特色化、精细化产品线,在深耕市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和落脚点。向社会释放茅台“做强、做精、做长”的品牌信号;三是各子公司要尽快制定品牌瘦身计划,做好品牌培育计划,全力塑造核心品牌,打造大单品,逐步淘汰业绩不高的联名品牌,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实现品牌“双五”。
从长远发展和大局看,贵州茅台集团的标识和名称停用势在必行。茅台官微
事实上,事实上
下载并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