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第一财经(记者王H)女装品牌拉夏贝尔宣布再次更名,拟将公司名称由“新疆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宜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也将新增多项业务。此外,公司还将线上业务调整为“品牌授权+运营服务”模式。巨额亏损之下,改名“卖吊牌”能救拉夏贝尔吗?
今年7月,拉夏贝尔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公司名称由“上海市拉夏贝尔服饰有限公司”变更为“新疆拉夏贝尔服饰有限公司”。时隔两个月,公司再次更名为易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拉夏贝尔还宣布,将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新增物联网技术开发、服务、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品牌设计、品牌管理等多项业务内容。
对此,服装行业专家郭锐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拉夏贝尔更名与其战略规划调整有关。
9月初,拉夏贝尔曾对外表示,由于公司目前能投入的资源有限,在供应链维护、研发设计、流动资金、线上业务推广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线上业务调整为“品牌授权+运营服务”的新模式,将旗下品牌系列商标分别授权给供应商、经销商和代理运营商,运营管理也将交给品牌运营公司。品牌授权业务从旗下女装品牌起步,随后逐步拓展至男装、童装、家居等其他品类。同时,拉夏贝尔将不再使用自有资金采购网络商品,也不再独立经营电商平台销售业务。
2017-2019年期间,拉夏贝尔净利润持续下滑。继去年巨亏1亿元后,今年上半年又亏损1亿元。从第一家“A+H股”上市服装企业到A股退市,公司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如今,拉夏贝尔在延迟退市、弥补损失方面举步维艰。
此外,中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此期间,拉夏贝尔线上销售收入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例
例子有,,.郭锐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随着电商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者网购的频次也随之增加。在此基础上,拉夏贝尔线上业务出现萎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存在管理缺陷,而将线上业务转移给品牌运营公司,实际上是为了降低成本,转移经营风险。
事实上,服装行业也有不少品牌在做“卖吊牌”。内衣品牌南极的母公司南极电商已经完成了从服装品牌向品牌授权公司的转型,女鞋品牌星期六则在逐步向“轻资产”和品牌授权模式转变。郭锐认为,服装品牌发展品牌授权业务,是为了降低生产和研发成本,提升公司业绩。然而,“卖吊牌”不仅仅是有益的。郭锐提醒,品牌授权模式大大削弱了公司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力,存在失去公司名网和消费者忠诚度的风险,这对拉夏贝尔未来的发展可能“雪上加霜”。
很多消费者关心拉夏贝尔的未来。一位网友在微博平台留言中调侃道:“改名字,改不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