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大学,这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不知详情的人都听过。他们大多认为这是一所风景秀丽、山水相依的“名校”。它的强度必须很强,如果不是985,至少211。
实际情况令人吃惊。严格来说,这所位于杭州的“大学”只是一所高级“培训中心”,招收的“学员”大多是成功的创业者,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院校相差甚远。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湖畔大学不属于学历教育序列。
有了“大学”的名字,却没有相应的资质,更谈不上教书育人的事实,这样的名字显然不妥。为了避免误解,“湖畔大学”近日宣布正式更名为“湖畔创新研究中心”,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也登上了热搜榜,得到不少网友的点赞。
更名的不是“湖畔大学”
仿佛是一个信号,随着湖畔大学更名为“湖畔创新研究中心”,众多“大学”“学院”纷纷发声,“混沌大学”更名为“混沌书院”,“得大学”也改为“得高研究院”。
“混沌大学”早期的名字是“颠覆创新研究会”,后来更名为“混沌研究会”,两年内又更名为“混沌大学”,现在又变回了“混沌书院”。但无论其如何更名,都改变不了它是一家以“大学”为名、与学历教育无关的企业的事实。
像这样的“大学”还有很多,比如“美团大学”“华为大学”“青腾大学”“平安大学”等。各式各样的大学随处可见。有的是营利性培训机构,有的是企业内部培训体系。给它们重新命名,只是让它们回归原位,避免更多人的误解。
以大学命名的社会机构将更名
事实上,除了这些著名的“大学”,名字中包含“大学”“学院”的企事业单位数不胜数。相关数据显示,有1万个“学院”,其中包括“大
在校生1万人,共计31万人,其中公司企业居多。
从企业角度来看,这样的命名既提升了自身品牌形象,也满足了消费者追求“高大上”的心理,对企业发展大有裨益。但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却有“鱼龙混杂”之嫌,会误导很多不了解详情的普通民众。
有鉴于此,教育部日前印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注册使用“大学”“学院”名称的意见》,明确规定企业开办的培训机构不得冠以大学名称。可以预见,随着此次《意见》的出台,不少企业高校将更名,逐步告别“大学”称谓。
大学是为了功利还是为了教育必须分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作为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也是许多人追逐梦想的重要转折点。
正是因为人们对教育的重视,让不少有心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借“大学”之名开设各类培训班招摇撞骗,还有的打着“商学院”的名号贩卖焦虑谋取私利,令人防不胜防。
对于这些非学历教育大学的更名,大家表示一边倒的支持,企业家不是不能开大学,但开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功利还是为了教育,一定要分清楚。不以教育书本为目的、只顾做生意赚钱的学校,最好不要叫大学,也要让人看清楚,不要稀里糊涂地走错大学。
商品经济时代,教育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这是一个好现象,可以有效缓解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一些优秀院校也深受大家喜爱。
如果有人办学校就是为了搞关系、拉圈子,只顾做生意赚钱,却忘了教书育人的初衷,这样的学校叫大学显然不妥,还是老老实实按规定改回原名为好
.
名字毕竟只是符号,实力和内容才是王道。优秀的企业不需要“大学”的名字作为招牌。那些以他人谋利的机构,即使打着“大学”的名号,最终也会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
你支持这些大学改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