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马云在美国,突然接到公司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很焦急:马总马总,麻烦大了,麻烦大了!
哪儿坏啦?
原来,马云准备成立一个科技研究院,交给手下执行,原本他们想叫阿里巴巴研究院,但后来发现这个名字早已被别人注册。他们记得,公司成立时,为了“阿里巴巴”这个名字花了足足51万美元,而且还是1999年。如今阿里巴巴研究院也已注册成立。你再买,人家就知道你阿里家有大业。你能不张嘴吗?
这样想,这麻烦能小吗?
马云听得很不以为然。为什么一定要叫研究所?为什么不能叫别的名字呢?比如叫达摩院!
马云的思维一般人很难跟上,比如这个“达摩院”。估计普通人想破脑袋都不会想到这个名字,但马云张口敲定了这个名字。是不是太严肃太随意了?一不小心,一个“大麻烦”就解决了。
但如果你真的认为这是粗心大意,那你就错了。达玛院在哪里?是菩提达摩先祖修行禅武的地方。据传,南北朝时期,达摩祖师在嵩山少林寺城墙上修行,历经九年修炼成禅。马云将这所研究所命名为达摩院,其深意不言而喻。
很多时候,别人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和决定,其实蕴含着他多年的学识、思考和眼光。如果不是仔细思考研究院的宗旨,马云不可能想出达摩院这个名字。
卫哲讲了另一个故事,同样与马云有关。当时,卫哲是阿里巴巴的CEO。有一次,他和马云去客服中心检查工作。看着看着,马云说话了。他对卫哲说,客服中心不太对,应该改成客户满意中心。
卫哲想,既然马总想把客户服务中心改成客户满意
中心,当然不能只是更名这么简单,而是要建立符合客户满意中心定位的新体系。以往,服务中心是事后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而满意度中心则要提前解决客户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客户满意。
一次更名,引发了阿里巴巴客户部的大变革。
但你觉得马云是在拍脑袋吗?绝对不能.新名字的背后,是他对客户服务宗旨的思考,是他对现有客户服务中心工作的不满,也是他对客户满意中心未来工作的规划。
马云还在上学的时候曾经说过一件事,当时他和一群同学一起玩。但它也在玩。别人的成绩总是拔尖的,而他的成绩却差强人意。为什么?因为马云放学后还在玩,但其他人放学后一直在努力学习。所以,很多人看似轻松地完成了一项工作,但在这背后,却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努力。
我个人喜欢读一本企业的个人传记,因为我们总能从他们的经历中学到很多让我们受益一生的经验和智慧。例如,这本《马云传记:阿里巴巴20年归来》,本书作者跟随马云数年,记录了马云视频、音频等大量第一手资料,本文回顾了马云创办阿里巴巴的前因后果,讲述了阿里巴巴发展转型的几个关键节点,特别是马云的眼光、格局和远见,做了非常准确的总结,让我们更加清晰立体地认识马云,认识大公司的“童年”,这是最大的价值。
↓欢迎点击以下产品链接购买↓
本书封面精装,内容丰富,阅读体验舒适。对于那些想了解马云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而且价格也不贵,只要42元、42元、42元,单个套餐的费用,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