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因为一段10秒的视频,四川理塘小伙丁真凭借真实朴实迅速走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很多人羡慕丁真的生活环境和氛围,更羡慕的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他能积极地笑对生活,做自己。于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丁真真诚的笑容“火”了起来,他在快节奏生活压迫下的心也“活”了起来。
互联网爆红后,可以想见商标抢注会随之而来。截至12月18日,企名网官方展示“丁真”商标注册申请147件。除丁真所在的理塘县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丁真珍珠”22件商标外,其他申请人均为与丁真无关的个人和公司。
这种盲目跟风抢注的现象,早已脱离了商标本身的意义。抢注行为往往受利益驱使。近日,一则新闻暗访发现,网络热词申请注册的背后,对商标的炒作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湖南一家申请“丁真”商标的公司,在商标发出前就已经开价1万元,而且价格只维持了24小时,很可能还会继续上涨。除了“丁真”商标,前段时间走红的“老鼠尾汁”,在申请商标之初,也获得了郑州一家公司的授权,每年提成1万元。
商标抢注的病态现象,以及为索取许可费而诱导的倒卖、倒卖、恶意投诉等牟利行为,无疑影响着商标市场秩序,给商业秩序带来不利影响。去年,在快手拥有1000万粉丝的网红“刘妈妈”被山东九燕堂商贸有限公司抢注,反过来又被索赔损失200万元;在B站拥有900多万粉丝的网红“景汉卿”被一家公司抢注为商标,并威胁停止使用该名称,否则将联系各平台进行封号;此外,河北秦皇岛某公司抢注“正当防卫”商标后,批量向数百家情趣用品网店投诉,以索要5000元退费相要挟。类似恶意抢注案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少见。所幸的是,上述事件中的商标最终均被宣告无效。
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国商标有效注册量已达1万件,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在这一数字飙升的背后,傍名牌、蹭热词、恶意囤积商标的现象也愈演愈烈。12月7日下午,商标局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再次强调提升商标审查质效,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抢注和囤积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商标作为识别商品和服务的标志,其注册价值在于使用而非投机。面对流量热度的病态抢注风潮,要纠偏纠偏,更要靠多方合力疏散这股歪风。而这应该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