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8月13日电(记者徐文婷)“如今,一些当代著名唐卡大师的作品价值几万元、十几万元,一些大尺寸精品唐卡更是价值不菲,不少内地客商慕名而来收藏。”唐卡艺术家拉青嘎说。
拉青加家住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保安镇卡加村。他和哥哥、叔叔都以画唐卡为生,全家年收入已达数十万元。几年前,他们盖起了气派的藏式民居,开上了汽车。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唐卡色彩鲜艳,形象庄重,具有极高的考古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瑰宝。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唐卡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仁县是著名唐卡的发源地。在吾屯、果玛里、年都呼等中村,有90多户人家从事唐卡绘制,依靠传承“非遗”脱贫致富。
近年来,当地成立了热贡艺术研究院,举办了唐卡技能大赛、热贡艺术节、国际射箭邀请赛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打开了以唐卡为代表的热贡艺术的知名度,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了热贡艺术创作展示窗口。
唐卡教学方式也从最初的师徒指导转变为学校开设相关专业,也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刻板印象。
德吉卓玛在黄南州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唐卡绘制。三年时间里,她需要学习掌握磨布、画线、配制颜料、上色、开眼、用金等各种唐卡绘制工艺。每天的课程从早上7:00开始,到晚上8:30结束。
“虽然每天需要学习10个小时左右,但我并不觉得辛苦,经常听说毕业后成立个人工作室、举办个人唐卡展,我也想成为一名独立、优秀、有威望的唐卡女画师。”德吉卓玛说,每年有150多名学生从本专业毕业,从事唐卡相关产业。
据黄
南州副州长耿太介绍,截至目前,全州从事热贡艺术产业的人数超过4万人,文化产业年收入达1亿元。
在政府支持下,不少艺术家还成立公司、画院,带动周边地区农民从事热贡艺术产业。
44岁的夏吾才旦是青海省一级民间手艺人。他成立了文化艺术发展公司,培养艺术家从事工艺美术的生产和销售。他的公司已免费招收学徒120人,带动农牧民就业300人,并将唐卡、堆绣、泥塑等销往美国、瑞典、韩国等地,年销售额达数十万元。
市场的繁荣对藏族传统艺术的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唐卡文创产品,比如将唐卡绘制的特色图案提取制作在杯子、围巾等物品上。年轻一代画师大多有一定学历,喜欢将其他画派的技艺融入唐卡绘画的背景创作中,很受市场欢迎。”在同仁县经营唐卡零售店的娘毛加说。
“我们将不断推广唐卡艺术的新成果,进一步传承、弘扬和挖掘唐卡艺术的文化艺术价值,将西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使之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多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