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生产10年,兄弟反目!郭晶晶婆家和中国地产不得不提的事情......
大猫财经(ID:caimao_shangchang)
在香港,霍家虽不是首富,但却是绝对的巨头。
我的孙子们最近才成为法律委员会的成员。妻子郭晶晶是中国跳水皇后,父母则与港姐朱玲玲经历过结婚和离婚。霍家其余子女也有不少绯闻。
因此,当霍家遗产案再次进入视野时,先是在娱乐版上占尽先机,继而成为社会新闻,成为茶余饭后的讨论话题。
2006年,霍英东去世,这位香港传奇大亨享受“国葬”待遇,国旗覆盖棺材,政商界大人物助阵。
当时在遗产问题上并没有争议,因为霍英东在1978年就已经立了遗嘱,遗产要在他去世20年后才能分割。按照这个时间,2026年是霍家正式分居的日子。
与赌王相似,霍英东也按照“大清律例”娶了三房夫人,但主要资产都在大方,各自的事业方向也各有侧重:
老板专注于体育运动。后来,“跳水皇后”郭晶晶嫁给了大儿子霍启刚,名气最大;
老二是接手家族企业,是财产主力,财力最雄厚;
老三霍震宇专注基金会事业,在慈善事业上走得最远。
然而,霍英东去世仅5年,兄弟俩就因遗产问题闹了起来。
2011年,霍家的财产纠纷正式爆发。
霍震宇指控二哥霍震寰在父亲去世后侵吞家族资产,包括部分公司股票和海外存款,总计约14亿港元。霍震宇要求更换遗产执行人,调查遗产编号。
打了十几场官司,遗产受益人都要出庭应诉,其中包括霍英东的三位遗孀。
2012年,前行政长官董建华、前律政司司长梁爱
在诗诗的调解下,霍家完成了“大和解”,将霍英东的300亿港元遗产一分为三,两房则与三方平分100亿,以每月零花钱的形式分配,大宅女则分得200亿。
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结果,但和平局势只持续了一年,争夺财产的案件又重新发生。
这次是因为一份合同。
作为一名爱国商人,霍英东起家于香港,但由于后来被港英政府禁止,他的房地产业主要在内地,最重要的投资是在他的家乡广州南沙。
和解前,霍震宇对南沙的投资不屑一顾,形容为“猪骨”。在此前的内部调解会上,霍震宇要求霍氏产业撤出内地,在董建华的教育下,才知道南沙是一座“金山”。
1997年,霍英东家族企业有荣公司将南沙部分权益以1元的价格转让给霍英东基金会,但在2013年披露的合同细则中约定,10年后有荣可以以1元的价格回购。
涉事的两家公司虽然是霍家的名字,但基金会的钱不能作为遗产分割。
在2007年应该回购的时候,家族企业中话语权最大的霍震寰却没有回购,这意味着南沙近百亿港元的权益没能进入家族企业,也就是说几个兄弟姐妹分不到这笔钱。
于是,霍震宇再次提出申诉,要求该部分权益进入长方名下的公司,并由知晓此事的霍震寰、霍震霆误导弟妹进行赔偿。
2013年以来,霍某大房争产案再次持续。
期间,霍震宇对4名弟妹和多家家族公司提起诉讼,有和解的,有被法院驳回的,有开庭的。
打了一打官司,就是很多年。
到今年1月,霍震宇与霍丽娜、霍丽萍结盟,并将矛头指向霍震寰、霍震霆。毕竟霍震霆在南沙也有不少投资,郭晶晶也是南方
与沙子相关的项目矗立在平台之上。
此时南沙的权益价值差不多70亿元人民币。
主审法官说,这个案子很“可悲”,没有人是为了一己私利。霍震宇关心的是家族利益,而霍震寰只想实现父亲的地产梦。
房地产是霍家财富的主要积累,霍英东说,“说起来还是靠房地产发展起来的”。
中国内地房地产向香港学习,香港房地产的创始人是霍多尔科夫斯基。
1953年,霍英东与妻子吕燕妮注册成立霍星星堂房地产有限公司,后又成立启明旺地产,进军房地产。第一笔生意是震惊市场的铜锣湾大使馆大楼。
不过,整栋楼的买卖周期还是太长。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市场交易中来?
在后来的生意中,霍多尔科夫斯基开始分层销售,立刻降低了门槛,让很多富人参与到房地产游戏中,但这还不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赢这么大一笔钱。
(图:霍兴业堂广告)
再分。
霍英东从嘉道理世家手中购得油麻地公共四方街至东关街地块,将兴建100多栋住宅楼,提供约600个住房单位。
当600多个单元的房子还没有破土动工时,霍多尔科夫斯基就开始发送卖楼说明,向公众推荐分期购买新楼,先支付部分定金,然后随着工程进度分期支付余款。
买楼花也是做梦,让霍多尔科夫斯基有钱盖楼,让更多普通人跨过买房的门槛。
随后,做书卖“楼花”席卷全港。1956年,当时的香港政府发出预售同意书,“楼花”正式转正,成为正式交易制度。
作为这一制度的发起人,霍多尔科夫斯基自然是靠着它赚得盆满钵满。
后来,随着内地房改,商品房走向市场,刚建省的海南学到了卖楼花的精髓。原来,
让更多人上车的卖楼花变成了炒楼花,南下淘金变成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有人暴利离场,有人惨接手。
1994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一年后,《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出台,源于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卖楼花”再次被写入法律,名字却是商品房预售制度。